导航: >> 安全文艺>> 散文小说>>正文

【故纸堆里寻安全】贰:鲧之治水,千古问责第一人

  来源:山西太原安监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8月23日

鲧的一个错误举动,让他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不能接受七年的忙碌奔波依然无法平息浩浩汤汤的洪水,于是铤而走险,私自使用了天帝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储备的息壤之土来对付水患。

息壤之土是可以随着水势而自动增减的。鲧之所以了解息壤之土的自然属性,源于他在城池建设中的经验积累。治水并不是他的强项,“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作为上古六贤之一,鲧是中国历史上始造城郭的第一人,也使鲧拥有了绝佳口碑。

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后,尽管有女娲补天堵住了洪水的源头,但地上的洪水却无法消退。由于洪水的泛滥,百姓生活极为艰难,就连当时的尧帝也没有办法,普天下下竟然没有一个治水能手。于是,尧帝要求百官进行举荐。

天下最繁重的任务落在了鲧的身上。造城给他带来的极大威望,使百官异口同声的推荐。与土相伴的鲧却走到了水边,要让乖舛的大江大河变得温顺。
可惜在历史和个人经验完全缺失的情况下,鲧的治水七年间自然毫无建树。这点,对于他、对于尧帝和天下,都是无法接受的。为此他想到了息壤之土。

但尧帝眼里,通过息壤之土将水患治理是无效的。尧帝所要的是治理水患的长治久安之策和成功经验为后世作为遵循的样本。同时,珍贵的息壤之土并不能用在江河湖海的治理中,而是应该拱卫京师,用在最核心和关键的位置。
在消耗了大量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之后,愤怒的尧帝命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荒凉的羽山之野,并背上了“负命毁族”的历史罪名。因为那个时代,一个人的罪恶,足以让一个家族从天上坠落到地狱,永生生世世苟活人间。

历史在修正错误时,需要用生命的付出去警醒后人,鲧的悲剧是尧时期人与自然争斗必然的代价。尽管对鲧来说,多少有些不公平,但他的冤屈恰恰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契机。首先,鲧“窃取”息壤之土的事件本身推动了战略资源和物资的社会化管理。不在其位的鲧可以轻易取走“只有在极端危急时刻”方可使用的物资,可见当时对战略物资管理概念的缺失,即现代理念中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监管难题。

应急物资是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提高物资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可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有效管理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调配过程中,需要高超领导艺术和实战指挥能力,强调的是在全局视野下,特别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首先保障要害和职能部门的运转安全。统筹兼顾是一个原则,更是方法论。

其次,即便是鲧在治水过程中犯了原则性和方向性错误,作为鲧的任命者尧帝犯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严肃问责起来,尧帝是此“息壤之土”事件的直接责任人。现代社会很难相信在鲧七年治水中尧帝对整个治水过程的不闻不问,对属下失察,缺失监管,最终酿成“息壤之土”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督导督查不到位的直接结果。倘若没有“息壤之土”事件,尧帝是否还会继续对鲧治水方法听之任之?

督查监管最有效的方式和最高层次就是严厉批评。“苟利国家,祸福不避”。缺失批评的领导,会让人丧失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而作为批评者,敢以公心对批评,是一种胸怀魄力,也是一种人格修养。或许在鲧七年治水期间,有严厉批评,也不至于鲧使用息壤之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三,如何在未知领域进行开拓进取,鲧用生命给后世一个典型的反面示例。在没有有效样板和实例的情况下,鲧的七年作为,在没有有效科学依据前提下,不惜违背水的物理特性,逆势阻挡,自然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鲧治水失败是多方面原因共同所致。但也恰恰是鲧的失败,让他的儿子大禹有了教训可以规避。传说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有人用锋利的吴刀剖开他的肚子,禹便以罪臣之子的身份降临人间了。

中国的神话和传说大多带有中国人最原始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即以家族血缘传承的家族文化,不仅成为家族和民族传承的深层基因,更使文化的继承成为可能。如禹的降生,他不会也不能因“罪臣之子”的身份而消极低沉、悲观厌世,而是必须用卑微的身份将融进骨血和精神世界里的荣耀家族的梦想实现,洗雪前耻。

在中国文化中,子承父业并不仅仅是一个孝道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生活中,遵循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积极主动地扩展新的领域。于是,在大禹治水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最质朴和最坚强的一面:艰苦卓绝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和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同时这样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

传说在治水十三年期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粗布短衫,由于长期开山裂石,使手不能回握,四肢体毛都被磨光,面色无光宛若病态,而身材疲惫,步履艰难。孔子都由衷地赞叹,大禹“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大禹的成功之处在于深刻汲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亲自登高山、涉江湖,九州踏遍,按照山川河岳的地理概况,率先提出“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治水方略和“治水顺水之性,不与水争势,导之入海,高者凿而通之,卑者疏而宣之”的治理方针。大禹用成功经验给后世提供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基本思维和方式,同时也昭示了一个真理: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治水成功之后的大禹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敬畏自然、敬畏社会成为他的人格魅力。一天,尧的继任者舜帝与当时著名的谋臣伯益三人座谈。伯益从大禹父子的往事中深沉地反思。他说,做人做事不要违背自然天道去取悦普通百姓,但也更不能百姓意愿满足自己的私心。大禹以治水经验做答,水土平治,万物生长的根本在“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办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这段经典对话,被后世收录在中国最古老的的史籍《尚书》里,成为儒家治世理念的根本标准。

父亲之死,是禹永远的痛,也是他永远的鞭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