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艺>> 网友随笔>>正文

谨防安全生产的“千天效应”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14日

安全生产的“千天效应”是指煤矿在顺利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后,开始走下“下坡路”,很少煤矿能达到2000天或者3000天乃至更长,尽管有的煤矿实现了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但大多数煤矿仍然没有逃过“千天效应”。那么,“千天效应”难道是一种“魔法”?,致使一些煤矿在实现了安全生产1000天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发生各类事故,重新开始了新的安全周期计时。笔者认为,要克服和避免安全生产的“千天效应”,关键在于管理的心态要摆正,管理方法要科学,管理手段要有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个“千天”乃至更多的“千天”。

  安全生产只有赢家和输家,没有专家,所以,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谈,能谈的是,如何立足本职,扎扎实实的抓落实,这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证。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各类安全管理经验,很多是大同小异,能够借鉴的不多,形成这个局面的与当前的“新八股文”有直接关系。因为“新八股文”总结的安全经验大多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写,比如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加大投入、科技保证、全员重视等,因而,其实煤矿无法从先进矿的管理上学到经验,先进矿也因为没有更好的总结自己的经验,盲目乐观,在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后,忙于请新闻单位总结报道自己的成绩,因而在成绩面前发生了新的事故。这些都是“千天效应”所产生的后果。从这个角度上说,重视安全生产的“千天效应”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的煤矿总数约为26000个煤矿,(小煤矿约为23500)。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实现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1000天以上且“六证”齐全有效、采用正规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淘汰木支护、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矿(井工)共有787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224处,地方国有煤矿245处,乡镇煤矿316处,其他经济类型煤矿2处。

  从统计数据来看,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矿井,占所有矿井总数的比例3%左右。数字也反映了我国的煤矿现代代进程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安全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今年二月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第十督查组在向湖南省政府通报2日至8日对该省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督查情况时,督查组组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以六个“没想到”,表达了他们对湖南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忧虑。第一个令他“没想到”的是,湖南局部地区矿井密度过大,布局严重不合理。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的一条不足3000米长的山沟,竟然有10对煤矿,开采面积最小的仅有0.0278平方公里。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个别国有煤矿早就应该淘汰的设备还在用。去年以来国有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上升态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三个“没想到”就是应该关闭的矿井竟大多没有关死关严,资源整合矿井普遍存在停而不整现象。第四个“没想到”是湖南煤矿超层越界情况竟如此严重。第五个“没想到”是湖南一些煤矿不仅普遍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还不严格按规程操作,现场管理极其混乱。第六个“没想到”就是矿工生活条件如此之差,寒冬腊月还有人住在简陋的工棚里。

  由六个没有想到,引申到安全管理上的差距,我国每年煤矿伤亡事故的损失大约15亿元,也就是说,由于伤亡事故,全国煤炭系统减少收益15亿元。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往往是事故发生后所产生的巨大负效益对企业效益的冲减才体现出来的,所以安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有机率性和时滞性。这就使得从事煤炭生产的业主心存侥幸而不进行安全投入(追加成本),如能维护生产而不发生事故,则企业的效益会更好。

  笔者认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后,却很快出现事故,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好大喜功,在取得的成绩后,沾沾自喜,放松了安全管理,自己产生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是“最好”的心理。由于有了这种心理,必然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在媒介上宣传自己的管理经验,而没有做到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势必造成事故的再次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