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艺>> 网友随笔>>正文

整治违章须封“三重门”

作者:崔伟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1月22日

 新年起步,企业安全生产要居安思危,防范未然,安全也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 坚守企业安全生产,最可怕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为何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又为何有员工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甚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违章没什么,不过就是交点钱了事。我行我素,放松管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习惯性违章行为是安全治理的“软肋”,是造成各类事故的根源,是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顽症”。据调查证实,90%以上的事故源于违章。例行常态化的排查整治就能发现问题,查遗补漏是提升安全管控的新起点。坚守安全底线,整治违章就是拯救生命。应着力应封堵“三重门”:

  一重门。整治“三违”是心太软。对“三违”往往狠不下心,下不去手,或对“三违”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理“三违”时常“高抬贵手”。用这种心态去抓“三违”,不仅不能对“三违”现象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对违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员工的“三违”行为。因此,抓“三违”必须不留面子,用良心和责任对自己家庭和企业·社会负责来整治“三违”就必须毫不留情、不留死角,担当起“安全保护神”的重任。

  二重门,整治安全“造假”是得过且过。“;打开设备台账,运行的未运行的设备台台完好率百分之百,现场打开一看,毛病出来了,不是轴承损坏就是润滑系统存在问题;作业前需要确认的环节因素未经实际现场认定,仅凭所谓“经验”就盲目签订定可行字迹;时针刚指到12点钟,巡检牌已经翻到了凌晨5点;安全记录字里行间写满了一些没有做过的工作套话……这些冒险盲干的造假行为是祸企害已的隐患,给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对安全“造假”行为若是长期袒护和迁就会让放松了预防事故的警惕性,阻碍了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成为安全工作中最可怕的隐患。

  三重门。整治“三违”莫把重罚当秘方。对“三违”的处罚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三违”人员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不犯同样的错误。但如对“三违”人员总是重罚,而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会使员工带着情绪上岗,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也难免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对“三违”要进行人性化管理,要轻罚款、重教育,将“曝光台”转为“反思台”,也能杜绝“三违”现象的减少,进而换来更加坚实稳定的生产秩序。
 

上一篇: 传递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