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阅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会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文正公,想到他那蕴含着博大的心胸与深沉的爱;那充盈着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道德的善良与人性的温暖。在他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冷漠与萎靡;读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激荡着浩然之气,使人情感充沛,气魄宏大,正道直行,勇于担当。仿佛能感觉到他是行走在精神天地里的巨人,对于这样的作者,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条创作名篇的理由,但最根本的一条,恐怕还在于他具有忧国忧民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
“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担当与人们关于责任、良心、价值、奉献、牺牲、勇气和才干等方面的思考常常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
不知何时“担当”一词与安全责任密不可分,当前的时髦人士似已不屑使用,认为那是活跃于上辈人口中的过时概念。担当其实既不高深,也不庸俗,更不过时,担当精神对于安全生产事业、安全生产者,就好比是骨中钙、肉中血,时刻不能离弃。那么,担当精神在我们安全生产领域、在当今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笔者以为,它是指一种对生产安全的追求,是以诚挚、奉献、严格、勇敢的心,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关心职工,挞恶扬善,表达思想,严格执法,直至参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善。就当下的安全生产而言,担当精神尤其呼唤安监人“铁肩担道义,依法铸安全”,以一种豪迈的精神力量,对待安全监管事业,同时还要对失责者中“不作为”“不想为”“迟作为”的懒政风气敲警钟、做狮吼,以重新提振我们安监人责任意识、濡养安监人诚实守信的特质、进而影响提升国人的整体安全素养。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安全生产似乎在疏离担当精神,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面前部门推诿、主次偏离,我们不不禁要问,为什么古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什么近代学贯中西的“五四”先驱,为改造国民之精神,把“开启民智”当作了毕生事业。上千年前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正是一种自觉自愿、大哉伟哉的担当精神。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的文学作品、诗书言论常常生长着一种坦坦荡荡的豪迈之情,原来那就是他们心怀朴素的担当精神。
安全生产是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担当精神却由来已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也已传唱了近千年,我们本来是有这样一条优秀传统的,只可惜如今这传统在许多人那里渐渐地淡忘了。
今天,担当应该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天津港“8•12”事故指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及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面临形势严峻。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希望所有安监人要视担当精神为安全监管的灵魂,所有安监人都要成为一个为人民而不是为自己的安监人;成为一个书写时代变迁而不只是个人趣味的安全人;成为一个具备博大胸襟与精神力量,能够开出光风霁月的依法治安的践行者;成为一个始终以严肃、认真之态度对待安全隐患,以安全生产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们职业健康环境的推动者。我们只有不断的修正自己安全意识态度,敢于勇于担当,我们的依法治安才有望产生蝴蝶效应,我们的安监队伍才可能持续稳定、创新、修成正果。
总而言之,担当精神对我们安监人来说她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态度上、也体现在思想上、监管风格上,现实中我们总是希望安监人从一己之私中走出来,让自己的工作接通火热的生活,接通百姓的甘苦,接通时代的脉搏,对待安全隐患要常树忧患意识。树立担当是一种自觉,责任是支持和催生这种担当自觉的动力源,可以想见,只有那些真诚、严格、正直、勇敢的安监人,那些把真、善、美熔于一炉的安全践行者,那些在自己的工作中勇于担当、有所建树的安全人,才能最终获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崇与爱戴。
安监人要常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自勉。人人争做受人尊崇爱戴有责任、有担当的安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