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道路》写的是关于农村精准脱贫的事,这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宏甲深入基层调研写出的又一部农村题材的力作。说的是老百姓的话,讲的是老百姓的事,的确很好看。
文章开篇就说:“希望国家发展,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的读者,读读这本小册子。”
本人开始学习《塘约道路》,是今年五月初,县里领导要求从事精准扶贫的干部要看一看这本书,要写读后感,看着看着我被书中的内容感染了,说实在话,从事农村工作的我,很少关注农村工作的文章,能系统的看完这本书,的确是因为书里的思考与作者的触角与众不同,耐人寻味。
读《塘约道路》我有几个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是结合当前农村现状,需要我们理性的回归;二是扶贫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一样都宣传人人有责;三是开卷有益、阅读可以举一反三;四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比如:农村需要重建,《塘约道路》的作者王宏甲老师说:需要重建的岂止是广大的乡村,岂止是道路、房舍。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理想,世道人心、公序良俗、民主法治都需要重建……
书中告诉我们:“物质匮乏,不怕。精神和公义缺失才可怕”。今天的贫困村,我们说的贫困,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定,人文指标却没有引起重视。塘约实践,重新唤起读者对农村的念想,激发起我们的乡愁。
现在的农村,有的人家为了生活,许多人一出去就是十多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尽管我们呆在城市,但我们所建设的城市却不属于我们,我们始终不是主人。并且,常常是为了打工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父母没有得到很好赡养,我们找不到来时的路,我们的家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何处?我们在为谁奋斗?
《塘约道路》给我们展现的是穷则思变的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塘约村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左文学就带领全村跃入小康村行列的成功做法,为农村的脱贫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为各地扶贫攻坚做出了示范。塘约村之所以能够攻破碉堡,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跨越,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干群齐心、同心协力,从而一举拔掉了“穷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当然,作为安监人,我学习塘约道路的启示,肯定是对当前农村安全发展与安全精准脱贫攻坚方面的思考。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国大安全的基础,如果各地村居都能向塘约村那样把安全生产工作的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利器,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健康知识向滥办酒席、不讲诚信、不赡养父母等不文明、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写进村规民约,编制到塘约村“红9条”制度,凡违反“红9条”规定的村民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考察期内取消享有的荣誉称号及部分优惠政策,考察合格后方可退出“黑名单”。可想而知,我们安全生产的基础就会有多么的牢固……
本人认为,学习《塘约道路》就要学塘约村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唯有探索改革新道路,才能改变如今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窘境。古有商鞅变法、永贞革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等,古人尚且能够通过改革推进社会的进步,今人有何不能呢?安全生产工作在基层能不能也来一次变革。
学习《塘约道路》就要学塘约村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想脱贫、能致富、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凝聚正能量,消除负能量,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实现梦想。
学习《塘约道路》正如王宏甲老师所述:“塘约道路不仅是塘约村的改革之路,也是改变塘约村及村民命运之路,更是激发和鼓舞中国无数农村和农民改变命运的动力”。
学习《塘约道路》我们还应该对书中精彩的论段给予记述,例如(第7页)这句话“不管怎么讲,你要记住,政府永远是帮,不是包。”比较契合我们安全生产对企业的监管工作;还有书中(第13页)“村干部就像一栋房子要有几根柱子,没几根靠得住的柱子,一个村庄撑不起来。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简直就是我们基层安全员的真实写照;另外在书中24页“我们曾今说过无数遍的‘解放’,并不只是翻身获得土地,1951年土改后农民脚下已有分到的土地,头脑里则还多是从前的意识。深刻的解放,还需要精神的文化的解放。我由此理解了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什么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书里(第57页)左文学家里没书柜,读的书在床头、厕所、浴桶旁边随便放着。我由此看到这是个会阅读的村党支部书记,再次感受到一个领导者会阅读,这个地方才会有前途……
当然,书里的精彩句子远远不止这些,我希望从事安监的同志都可以去看看《塘约道路》这本书,从书中去感悟精准脱贫以外的收获、去领略“看干部,不能光看他的嘴,要看他的腿。一看他有没有深入到基层,二看他的立场站在哪里。(第131页)”那些通俗易懂的精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