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可以说,从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到地方安全监管的条例再到企业安全管理的制度里,都对安全培训教育的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过强调,对教育的内容、时间、对象、形式等,都有很明确的规定。
今年来,为了提升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拓宽培训形式,让 的内容使受训人员真正入脑、入心,我们在以往的培训形式上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
课堂互动。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轮训是面向所有员工开展的。以往的安全操作规程轮训,我们只是单一的将培训对象所涉及到的岗位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先识别出来,再一条一条地宣读,这样不仅读的人口干舌燥,听的人也很不耐烦。最后往往效果甚微。为了真正使员工能够理解并运用好安全规程,我们采用了一对一的问答式培训。即根据岗位的类别召集参训对象,在与员工一起梳理作业流程的同时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摘出来,带领员工一起回顾,对于一些较生疏的岗位则点名让员工自己陈述自己所处的岗位会运用到哪些设备、操作这些设备应遵守哪些安全操作规程,如果一名员工没有答完,其它同事还可以相互补充,让全员都真正参与到这种培训中来,一轮过后,再通过PPT把完整的操作规程和大家一起疏理一遍,针对有些员工们平时操作起来容易触犯的规定再结合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事件案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得原本员工们的一些盲点、“冷门儿”知识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实物讲解。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一直是公司安全监控关注的重点。此类员工在从事相关作业前虽然已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了上岗证,但这只是最基础的、必备的一些常识,在生产车间,同一场所中的多工种同时作业、交叉作业的现象相对较多,环境复杂,在具体的作业环境中更好地驾驭相应特种设备的技能,还需要借助于公司举办的特种作业人员的经常性教育这一过程来提高。每月,我们坚持请设备科经理、专业维修人员或是电气、设备工程师将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带到一线岗位,对照操作的设备,从设备的点检确认要素开始,到设备的安全操作再到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就为什么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如何检验效果等问题,逐步讲解。同时,让大家一起讨论每一个步骤的实施意义与操作方法,再到操作要领、注意事项以及动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帮助大家共同找出现有的规程、规范中没有提及到而操作时又经常出现的习惯性违章动作或容易发生的错误做法,着重讲解以加深受训人的印象。让大家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更能防患于未然。
现场警示。
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一直是最有说法力的教育形式。近年来,我们每年都会将受教育人带到公司曾经发生过事故的现场进行警示教育,但此类活动以前仅限于在特种作业人群中或特殊时期开展,今年来,我们轮流将一线操作岗的员工分批带到事发地点,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案例的讲解,让血淋淋的事故过程重现,往往能够起到刺激神经、唤醒意识的功效。将原有事件事故进行统计、分类、归纳,无不外乎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强硬野蛮操作所致,还有则是班组车间原先对已发的惊吓事件认识不够,对风险危险程度的评估不充分等最终酿成了不可接受的事故。回过头来想想,无论是事故案例中责任人、受害者的不安全行为,还是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基层员工们非常熟悉的,有些现象可能在别人身上也曾演绎过几十几百次都没有发生事故。别人事发之后,大家在为自己的侥幸感到“庆幸”的同时,也能理性地认识到,原来自己一直重复的不安全行为与事故之间的距离甚至还不到一步之遥,同时也让大家感到了安全是何等的重要,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事实表明,员工只有通过近距离地感受了那无处不在的风险后,才能心甘情愿地摒弃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的侥幸心理。
当然,介于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人的思想又是十分复杂、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分析、研究、掌握这种复杂变化的情况,找出他们的缺点,不拘一格地探索和寻求 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例如节日前后要谨防节日综合症、人员在受到奖惩或是岗位发生变动、思想出现负担等时机,都要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做好针对性的 。不仅“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采用让操员工乐意接受的方法,使他们理解、领会并转变态度,接受正确意见。
总之,坚持对在岗人员进行各种 培训,既是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频率,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措施。在任何时候,任何单位,任何人员都必须正确对待、积极参与,这不仅是公司“发展”的需要,“效益”的需要,更是员工“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