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的概念与释义
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通过城乡统筹,优化配置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化”就是过程的意思。
城乡一体化消防工作就是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的要求,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制定城乡消防规划,着力夯实城乡消防安全基础,逐步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就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城乡一体化区域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估,从而得出其消防安全现状,并提出消防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中,也要考坚持城乡统筹,从城乡一体化消防工作机制,城乡一体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火灾隐患整改,城乡一体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素质,使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工作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难题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乡镇一级消防安全管理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对消防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强。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由于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的不足,消防力量的紧缺,我们实行了以保障城市为主的消防工作思路,忽视了农村地区消防事业的协调发展,造成农村地区消防建设欠账太多,随着形势的发展,旧的问题不断累积,新的问题层出不穷。 我国现役消防力量主要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目前,完成日益增加的消防行政许可和县市城区的消防监督管理任务已经十分困难,面对面广量大的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长期存在管理缺位、工作乏力的现象。乡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缺乏部门来负责,也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落实,致使这些区域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失控漏管问题突出,火灾隐患普遍,因此近几年在国内的城乡结合区域和广大农村火灾事故高发,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时有发生。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急剧增长,镇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商业、娱乐、餐饮等服务行业迅猛发展,涉及消防安全的“三合一”、出租屋、“城中村”等问题凸显,集中反映在近年来在城乡结合区域和农村火灾总量在一直高位徘徊。因此,保障城乡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迫在眉睫,亟待提升乡镇、街道政府消防安全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目标、模式与方法
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的目标必须反映和支撑城乡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组织开展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动态监测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消防安全水平的变化。通过应用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有助于了解本地区城乡一体化消防工作的发展水平,综合判断城乡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及时提供制订和调整消防工作方针政策的决策依据。通过对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水平定期、量化的评估,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消防工作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有关工作部门及时制订、调整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
3、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通过开展评估和发布、公示评估结果,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单位、公民进一步落实各自的消防工作职责,从而推动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深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4、推进城乡各级政府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特别是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装备配备、重大火灾隐患整治、重特大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在城乡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才能落到实处。
5、找准改进和加强城乡一体化消防工作的着力点。通过评估,有利于当地了解城乡公共消防安全的状况和水平,明确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同类别城市及乡镇的差距,发现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的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
6、确定消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开展评估,科学、合理地确定消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城乡一体化消防基础设施、公共消防管理保障、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救援联动响应和火灾预警防控等各方面的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根据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目标分析可知,需要形成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不同的应用实践需求,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评估模式就非常关键。就评估模式而言,一般可分为四种,即目标评估模式、诊断评估模式、过程评估模式和主体评估模式。
1、目标评估模式。
2、诊断评估模式。该模式将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看作是诊断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消防工作的过程。
3、过程评估模式。该模式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消防工作过程纳入评估范围,强调消防工作的过程价值,从而为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服务。
4、主体评估模式。基于评估目标分析,通过以上评估模式划分与描述可知,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模式不应、也不可能是一种单一评估模式,而应是一种综合评估模式的产物,即目标评估模式、诊断评估模式以及过程评估模式的综合。综合评估模式不仅能够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而且也能够将评估研究引向深入。
结合国内外实践和文献调研,目前评估工程方法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定性分析法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三大类。当前我国消防安全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仍然是经验和非完全定量的方法。 与城乡一体化相匹配的消防安全评估指标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城乡一体化社会消防安全保障机制指标
1、乡镇一级专门消防工作机构(消防管理办公室)设置率;
2、城乡区域万人拥有消防员数。消防员包括:镇级专职消防队员、村级义务消防队员、企业义务消防队员。
3、 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标率。主要反映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健全完善程度。 计算方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达标率=消防安全管理达标的乡镇、街道网格数(个)÷地区划分的消防安全管理乡镇、街道网格总数(个)。
4、 乡镇、街道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落实率指标。评估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管为主的消防责任制。
5、 城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达标率。主要反映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计算方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达标率=“户籍化”管理达标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总数(个)。
(二)、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宣传体系指标
6、城乡部门、村(社区)专兼职消防宣传员覆盖率。
7、消防宣传员入户宣传率。以农村消防入户、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季节性、麦收、安全生产月、中小学生安全活动日、孤寡老人等为重点, 评估消防宣传员入户率。
8、 消防安全管理标识化率。主要反映公共场所、公共设施消防安全警示、提示标识化管理水平。计算方法:消防安全管理标识化率=抽查发现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达标的行政村、社区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个)÷行政村、社区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抽查总数(个)。
9、 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主要反映公众对消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知晓、掌握程度。计算方法: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知晓人数(人)÷调查总人数(人)
10、 城镇居民家庭消防器材设施配备率。主要反映城镇居民家庭消防安全自我防范水平。计算方法:城镇居民家庭消防器材设施配备率=被调查家庭配备消防器材或消防设施的家庭数(个)÷被调查家庭总数(个)
(三)、城乡一体化公共消防设施
11、 乡镇消火栓达标完好率。
12、 农村自然村消防水源建有率。主要反映农村地区消防水源建设水平和消防供水能力。计算方法:农村自然村消防水源建有率=已有消防水源的自然村数(个)÷地区自然村总数(个)。
13、 乡镇消防规划覆盖率。
14、 城乡一体化火警接处警效能指标。主要反映地区火警线路受理能力。计算方法:10秒火警接通率=现场测试10秒内火警接通次数÷现场测试总数。
(四)、城乡一体化高效能救援体系指标
15、 乡村志愿消防队建有率。主要反映乡村初起火灾的自救能力。计算方法:乡村志愿消防队建有率=建有志愿消防队(至少配备1台手抬消防泵)的行政村数(个)÷地区行政村总数(个)。
16、 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达标率。主要反映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计算方法: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达标率=人员、装备均达标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数(个)÷应当建设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总数(个)。
17、 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培训和演练指标。
18、 城乡火灾灾扑救联防机制指标。评估乡镇、村(社区)实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制度,村庄消防安全多户联防制度,将消防安全纳入治安巡防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涉及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设施管理、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因此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应采取适合城乡一体化消防发展特征的评估方法,开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实践,促使被评估方客观、准确地认识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增强消防安全主体意识,提升其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以点带面的推进政府和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社会面火灾形势平稳下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