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川渝两地经济快速发展、所辖管道以每年400公里的速度快速延伸,加之部分管道服役多年,输气管道环境风险系数、本质安全系数不断增大。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针对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跳出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把安全放置于文化视野去研究,着力从观念、制度、物质、行为四个层次构建具有天然气管输特色的安全文化,激励全体员工转变安全观念、养成安全习惯、提高安全能力,突破安全生产瓶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构建管输安全文化的做法
(一)结合实际,构建管输安全观念文化。
1、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立项研究的方式,先后完成《输气管理处企业文化诊断报告》、《输气管理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输气管理处企业文化建设滚动发展计划》,将优秀企业安全文化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了以“安全平稳输供气,幸福奉献全社会”为使命的安全文化理念体系。
2、编印《安全文化建设手册》。邀请国际著名安全管理先进企业——杜邦公司和挪威船级社的专家“会诊”企业安全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培训安全文化建设骨干;制定了《输气管理处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输气管理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细则》,编写印发了《输气管理处安全文化建设手册》安全(亲情)理念篇、安全知识篇、安全技能篇、安全行为警示篇、交通安全篇5分册,全书以直观形象的200余幅图片、约3万文字描述,吸引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和掌握。
3、开展安全标识建设。在100多个输气场站进行了企业文化标识建设,清理4000多公里管线的里程桩、标志桩,新增里程桩、标志桩近3万个,特别是在管道沿线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开发区等关键区域全部设置了宣传牌、警示牌。。
4、营造管输安全文化建设氛围。先后组织开展了领导与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家书”征文和“安全在我心中、责任在我手中”安全演讲比赛等活动,编制了《五清楚达标活动指导手册》和“两书一卡”,印发培训资料3500余份,编印《安全宣传手册》2000余本,制作《管道保护警示教育》挂图3000份,送发到管道沿线地方政府和群众手中。特别是针对点多线长、交通安全压力大的特点,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引入了亲情教育法,让“驾嫂”们登台演讲,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感悟了管输安全文化的精髓。建立行为观察与沟通网上数据库,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分享安全经验1055次,分享安全经验材料56篇,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
5、多种方式强势宣传。精心制作了《守护生命线——天然气管道设施安全隐患警示》电视专题片,在管道沿线地方电视台滚动播出;先后在《四川石油报》推出了《聚焦天然气管道保护》专题,连续刊出《输气管道亟待“法”的保护》等14新闻综述和评论文章;在《四川日报》刊发了《4000余处火山口威胁输气动脉》的深度报道,被新浪、网易等国内多家权威网站转载;在《四川在线》设置管道保护宣传的专题网页,集中时段、集中版面反映管道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唤起公众管道保护意识。同时,管道保护宣传走进乡村、走近学校、走近政府,将宣传教育形式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思考,增强沿线居民管道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管段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规划,实现了预防性管理。
(二)重在实践,深化管输安全行为文化。
1、模式创新,培训规范。结合输配站轮班轮休作业制度,在全处创新了岗前培训“师资、教材、考核三统一”模式,适当开展小班教学,采取互动式教学增强培训效果;启用仿真培训系统进行在线培训,邀请设备厂商到现场讲授新设备知识,有效提升了员工技能。创新职业技能竞赛模式,采取随机抽取点站、驻站现场考核、针对现场问题即时强化培训的方式开展技能竞赛,促进了一线员工安全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制定风险削减措施,组织一线员工开展应急演练,仅2009年就组织场站班组级应急演练996次,达到形成条件反射的水平。
2、典型示范,引领规范。组织各单位到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合江输气作业区和中国石油“标杆班组”成都输气站参观学习,把学习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的经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宣传合江输气作业区“八个女站长”、梁平输气作业区“四朵金花”先进事迹,在广大干部员工中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和赶超先进的热潮。
3、重赏轻罚,励策规范。大力营造“处兴我荣、处衰我耻”的氛围,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的安全价值取向。先后总结推广了《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星级班站、星级员工》等18个优秀管理案例,表彰奖励安全先进单位(班组)58个次、先进个人185人次,奖励费用达到54600元;同时对145起员工“三违”行为进行处罚,直接罚款72600元。对受到处罚的员工,耐心地进行思想教育,化解矛盾,充分激发、调动其践行安全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建章立制,健全管输安全制度文化。
1、完善安全工作基础管理制度。完善安全
,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管输安全文化建设问题,把管输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2007年,清理全处规章制度及相关资料,重新发布“规章制度”153个、“管理工作流程”363个,规范“基础资料”456种,将安全制度和标准进行系统化。2008年将领导干部安全指导联系制度由“一人一站”调整为“一组一片”,弥补了过去安全监督指导联系人“单兵作战”的局限性,使安全监督指导工作更具全面性。2009年,将每季度的安全联系扩展到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监督联系,编制《监督联系参考手册》,提高了检查内容的针对性、广泛性、指导性。
2、完善风险控制制度。综合考虑川渝大管网“点多、线长、面广、用户多”的检修环境和社会各界因素,合理运用分段实施、交叉作业、铺设临时供气管线、带压封堵等手段,探索出一套适应川渝天然气管道停气连头特殊环境的“8953”检修管理新模式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作业对管网和用户的影响。建立重点隐患和第三方施工“管道管理科—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公室—油气管道保护工”三级监控体系,明确处置流程和应急措施,采取分级管理措施,实行周报制度,定期开展现场检查、风险识别与措施评价,确保了管道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