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总局在《“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指出: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不够规范;社会的安全舆论氛围不够浓厚。总体看,安全文化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纲要》中44次提及安全文化,本文就这一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文化发端于核安全领域。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使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损失惨重举世震惊。1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学者率先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论。1992年,我国核工业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与中国核能学会联合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1995年,全国第五次“安全生产周”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隐患治理,积极贯彻《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首次正式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1995年和1997年,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等单位发起,召开了全国安全文化高级研讨会和中国安全文化推进计划专家座谈会,随后一批安全文化的专家学者崭露头角,一批安全文化的论著应运而生,安全文化建设的热潮在祖国大地涌动,不少产业部门开始倡导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军工、航天、核工业及原子能事业的快速发展,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也不断发生,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恶果。国内外的安全专家通过对切尔诺贝利等重大事故的反思研讨,一致认为,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借助良好的防护设施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安全风险,但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及经济上的原因,依靠工程技术的安全防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来补充。企业安全管理就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者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监督,以及被管理者对监督管理的认同。管理者要想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员工都遵章守纪,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而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从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抵制,主要因为制度所要约束的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事实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并没有导致事故,相反可能会给员工带来眼前的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正是这种图懒省事和侥幸的心理作祟,促使部分员工滋生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会“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次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而大量不安全行为则是事故发生的必然。用什么来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上的不足,使员工能自觉遵章守纪呢?安全文化应运而生。
二、安全文化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它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够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引导安全行为,从而使员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开展工作,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形成安全文化力场,这个力场以“安全第一”的观念作用于每一个人。如果一个企业建立起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不论决策者层、管理者层还是一般员工,都会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安全文化就像一支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这支手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约束。氛围的力量也是无形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会实实在在地感到它的存在:当你横穿马路时,若周围的人对红灯全都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你可能会受其影响;当别人都循规蹈矩耐心等待,你独闯红灯时可能就会感到羞愧脸红。
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