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化>> 理念探讨>>正文

对安全文化的基本认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5月27日

    人类社会既企求安全地生产,更期望安全地生活。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崐生活过程,由于技术的广泛渗入,以及生产方式与生活内容的不断改变,危险和危害因素崐不断增多,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使得人的生命与健康的损害、社会财产与崐资源的损失状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紧迫的现实背景下,人类社会向人们提出了“建崐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的现代任务。 
    在我国,由于理论认识和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研究、崐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有了较好的基础,而在安全生活方面一直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在: 
    (1)理论上对于“安全”的理解,仅仅限于狭义的概念,即限于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安崐全。由此,对于安全科学技术的认识,认为主要是“劳动过程的安全科学”。但是从科学崐研究的客观要求出发,我们应该以研究对象的共性为基点,以研究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原则,崐以问题的来源为思考的依据。即应该以意外事故的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意外事故的发生崐规律,以实现生存安全为目的,以事故的来源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依据。这样对于安全的崐理解必然突破劳动安全的范畴。 
    (2)在安全文化的理解上,无论是过去(没有安全文化口号,但有安全文化的行动)崐还是现在,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安全文化仅限于“企业安全文化”或是“工业社会的管理崐文化”。作者认为,我们倡导的安全文化是以改进“人本”为目的,是通过创造良好的人崐文环境来实现人类总体的安全(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因此,安全文化的范畴也需突破崐“生产”、“企业”、“工业”的领域。由于人类的安全活动(技术、工程、教育、管理崐等)所能产生的作用,不仅对于生产,而且对于生活都有益,因此,人类应最大限度地去崐发挥其效益。 
    (3)在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体制上,尽管安全生产已经超出了产业(狭义生产)的领崐域,如已包括消防、民航、交通等,但还存在不足,如还未包括家庭、公共场所、娱乐与崐商业、自然灾害等。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安全总体(产生和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应崐该从“大安全”的认识出发,进行总体协调和统一的对策和管理。 
    在此提出的“大安全”的概念,不是以国家安全、财物安全、设备安全、质量安全、崐人身安全等这种以目的和结果为原则的划分方法,而是以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来源为划分的崐原则,即对象是“人类生存中的意外事故”。其范畴包括: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保险、崐消防、减灾防灾、交通安全、民航安全、职业卫生、家庭生活安全、旅游安全等一切生产崐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的安全。而不包括战争、社会冶安、政治因素、疾病、生老病死等安全崐问题。 
    在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的今天,本着提高人类安全活动效率的基本要求,崐我们没有理由人为地去隔离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应该统一在“与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意崐外事故进行斗争”的意志下,作出当代人类应有的努力。在今天我们思考安全文化建设的崐时候,我们应有如下的共识: 
    (1)科学的本质在于遵循事物的规律,安全科学应以安全客观的研究对象为基本的出崐发点。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意外事故”是安全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一对象无论在生崐产和生活过程中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对其进行研究、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崐控制和防范,无论对于安全生产或是安全生活都能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安全科学技术的崐成果既能用于安全生产,也能用于安全生活。因此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规律在面对意外崐事故方面没在本质的区分; 
    (2)文化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基本和广泛的现象。安全文化同样也崐广泛地表现人类安全观念和行为的各个层面,并作用于各种安全活动(研究、分析、思维、崐决策、管理、控制)过程之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安全的观念、安全的行为以及安全崐的物态,时时处处对人发挥着作用和影响。所以,安全文化不仅应包含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崐文化,更应包括人类安全生活的文化。 
    (3)大众的安全文化或是生活中的安全文化不仅对于人们安全生活本身是重要的人文崐基础,也是安全生产的“人本”基础,对于安全生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作用。这是崐由于人在生活中建立的安全观念和行为准则,必然要带到生产过程之中,从而对安全生产崐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影响和作用,甚至安全生产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就是生活中形成的安全观崐念和准则本身。因此,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需要从生活的安全文化入崐手,从人类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开始起步,才更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4)重视安全生活的理由,更重要的还在于当代人类生存中的意外事故比生产中的意崐外事故更为严重,今天对于生活安全的研究和生活意外事故的控制对于我们更为迫切。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