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安全专家和学者,通过对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反思和研讨,几乎一致认为:为保障安全,拥有必要的体制和管理方法、良好的设施和安全设备、完整的法律制度和规章标准,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领导和职工有对安全问题的正确态度,包括丰富的知识、科学的见解、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高度的事故警惕性、准确的判断能力、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等文化内涵。因此,他们提出了“安全文化”问题。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它决定对安全的承诺、工作作风和对安全承诺的履行。沿着 “安全文化”这条线索去探索思考,不难发现,引发民航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本问题,也是人为因素的问题,不是人的数量没有解决,而是人的“安全文化” 问题没有解决。
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偏低、群体安全意识淡薄、整体安全技能水平不高,宣传“安全文化”力度不够。以上问题在中国民航、在我公司都存在。一些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比如在公司内部,有人认为安全是领导者的责任,是安全运行监察部的责任,是飞行员、机务人员和签派员们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飞行员、机务人员和签派员也认为自己只负担很小的责任,安全主要是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责任。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都有害于航空安全。全公司是一个系统,各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中的元素,各部分、每个元素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各部门、每个员工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功能。实际上广大员工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力量,仅仅依靠领导和少量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做好航空安全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难以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员工们都动员起来了,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把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构成坚固的安全屏障。
民用航空生产是在空中进行的,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生产过程就是直接为旅客服务的过程,没有缓冲的余地,任何差错漏洞都可能危及从业人员、旅客和公众的身心安全和国家集体的财产损失。把文化引入民用航空航空安全,使民用航空的安全具有文化内涵。首先抓人的因素,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也是航空安全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强调航空安全,是民用航空第一位的特别重要的头等大事。
如果公司里有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们对安全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安全第一”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那么就能做到人人自觉遵守安全规章,积极发现安全隐患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及时交流信息,主动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这样公司的安全水平必会日渐提高。反之,则会认识不统一,口服心不服,行动不一致,各种不安全的问题也就会接踵而来。因此,安全文化对公司的安全运行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建设安全文化,离不开人的认知,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人的奋斗。而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人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人的价值观念。因此,建设民航的安全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激发员工们自发的主观能动性,把保证航空安全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确保航空安全的目标。在建设航空安全文化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虑:第一,安全文化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建设安全文化要特别注意解决人的观念问题,重点应当考虑,人的安全观念文化,人的行为文化、人的安全哲学文化,人的思维文化,人的制度文化;第二,安全文化是动态的,建设安全文化,应当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同人员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要求,解决影响安全的关键性问题;第三、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应当和政治思想工作一道进行,把安全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确保航空安全提供思想保证;第四,安全文化是通过教育形成观念产生行为,教育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任务, 要形成制度,不断进行。只有通过 ,才能优化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