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认知过程,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开始以“发展质量”评价自身成就,其中尤以安全发展为重要指标。作为安全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安全文化的塑造和提升目前已经被众多企业视为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一项关键工程。
如何让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进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佳境界呢?我们不妨先从两则事例谈起。以前,随地吐痰一度成为城市卫生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但经历“非典”之后,很多人开始自觉摒弃陋习,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单位发生火灾造成了重大损失,原因竟是救火者不会使用摆在眼前的灭火器,后来很多单位吸取教训,在提高安全管理硬件水平的同时,开始花大力气普及设备使用知识。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员工“切身”体会不安全的“苦果”,将日常
引入“特设情境”,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让文化引领安全的目标。
首先,安全文化引领下的行为习惯是需要干预和引导的。
繁花似锦的花园一旦失去了园艺师的修剪,很快就会变得跟杂草丛生的荒地一个样。同样的道理,当员工的行为习惯有悖于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时,企业就必须及早进行干预,以避免这种错误的行为习惯因日积月累而变得根深蒂固。据行业媒体报道,在一次交通安全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中,某企业组织车辆驾驶员在活动中现身说法,交流各自的“交通历险记”,并在活动结束后将典型交通违法案例印刷成专题简报发给驾驶员用作学习和自我警示,这种“切身体验”式的交流活动无疑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样式。
其次,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离不开安全意识的持续提升。
一般来说,其途径不外乎两种,一靠外在的灌输,二靠内心的升华。安全文化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事事讲,要善于“老生常谈”。实践证明,外界反复的信息刺激和暗示对个体行为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要使企业员工养成安全工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安全理念进行反复宣传和灌输十分必要。当然,安全文化宣讲要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做到既要让员工听得进、记得住,又要确保形式多样、手段新颖。只有这样,安全文化才能持续发挥效力、产生作用,促进员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再次,安全文化建设还应注重载体建设和源头文化的塑造。
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颇具教化功能的安全文化标语就是载体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些标语虽然司空见惯,但读来有趣、思来有理,不知不觉就成了安全文化的醒目点,进而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还要重视源头文化的塑造。凡事只要涉及安全工作,就要下大力气追根溯源、查摆原因,切实把安全事故消灭在源头即“未发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