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这种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概念基础上,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不仅要加强对安全文化理念的宣教,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而且还要做好人、物、环境等各方面与企业文化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深层次的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一切管理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前提就是,平时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过程管理工作和安检工作。
一、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生产顺畅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保持安全的主要因素,而现场管理工作的要点则在于做好相关系列准备工作。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确保生产顺畅。
第一,培养工人专业能力,提高防患意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规程和正确方法使用设备;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
第二,加强基层管理素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要努力掌握故障规律,并要全面掌握设备仪器的使用、点检、保养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确保“物”的一切不安全状态都在掌控之中。
第三,规范工作程序,确保生产规范。要加强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网络,并要全面推广使用高处作业平台、滑线安全网、手扶水平安全绳等标准化安全设施,切实做到“临边有栏、孔洞有盖,水平保护、垂直保护、交叉保护”和“临时围栏标准化,施工照明永久化,厂区道路规范化,施工用电安全化,氧气乙炔系统无漏点,绿化跟着建设走”。
二、做好管理过程,提高防患意识
有效的过程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好以下5点:
第一,健全安全管理法规。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其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从而自觉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第二,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企业应从公司、分厂(场)、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成立由各专业专家组成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月对企业重点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并对各分厂(场)提出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下属分公司也应相应成立安全检查鉴定组织机构,每月对所管辖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各分厂(场)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落实责任人进行及时整改。分厂(场)则应成立安全检查小组,每周对管辖的装置(区域)进行详细检查,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分公司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鉴定进行协调处理。同时,要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