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就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它既是一种管理艺术,又是一种管理科学。安全生产事关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事关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事关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安全文化理念,营造本质的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既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安全工作不只局限于工业生产,已渗透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安全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一、创新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坚持把安全生产上升到文化理念的高度去建设,发挥安全文化的先导作用,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持续不竭的动力。安全文化理念不单是管理者或员工单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而是从上至下,全员范围都应逐步树立的一种安全意识,具体内容如下:
1、管理者应具备的安全理念: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不重视安全、不抓安全的干部就是不称职、不成熟的干部,是一个单位的隐患;而一个不具备安全理念的管理者,同样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1)“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安全第一,就是要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一切工作都要为安全让路,都要以安全为前提条件。当安全和其它工作发生矛盾时,必须一切服从于安全;当安全条件不具备、安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必须实行安全的一票否决权,这就是安全的绝对权威。
(2)“安全就是效益的”的经济观:企业安全生产抓好了,企业才能增加效益,社会才能稳定平安,员工才能健康安全,这是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最大效益。
(3)“安全就是生命”的感情观:员工的生命,依靠安全来保障。我们讲,领导干部要对上负责、对下负责,但归根结底要对员工负责。这种负责,首先要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宗旨,切实为员工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保障员工的根本权益。
(4)人、机、环境适应的系统观: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以防止人身伤害为核心、改善作业环境,同时改造设备具备本质安全的生产条件,只有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确保真正的安全。
(5)“预防为主”的科学观:认真总结企业所发生的各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很少,但存在的相同之处就是:每一起事故案例无不是违背科学规律、违反操作规程的结果。所以说安全管理不能“亡羊补牢”,一定要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安全意识。
2、员工应具备的安全理念:
(1)安全就是幸福观:安全就是幸福,是自己的幸福,更是全家的幸福。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亲人的嘱咐和企盼真切诚恳。违章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害人害己害家庭。维护家庭幸福,福泽父母妻儿,才是真正的幸福。
(2)安全就是财富观:国家的财产,依靠安全来保障。我们必须抓住安全不放,象保护个人财产一样保护国家财产,否则就是失职。对员工本身而言,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增长,也就意味着个人收入的增加。
(3)安全就是道德观:员工作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必须持证上岗,按章操作,杜绝习惯性“三违”行为,这既是对国家和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庭的负责。
(4)安全就是技能观:技术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员工能否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逐步向高精尖转变,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过硬的作业技能,它让作业者得心应手地驾驭安全。
(5)安全就是荣誉观:“工伤可怜不光荣”,真正光荣的是防患于未然的人。体面的工作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工作,换言之让人尊重的工作首先应是安全的,必须摒弃“要奋斗就有牺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错误的生产理念。
俗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企业领导天天跟在员工后面喊安全,不如通过各种手段的宣传教育,使员工具备“我要安全”的自主安全理念。只有管理者和员工都具备了科学的安全理念,才能使企业有一个本质安全的生产环境。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1、依法办事是创新安全文化的制度保证。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和奖优罚劣的职能,企业规章是法、建章作业就是建法,做到制度至上,按章办事,这对于形成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完善与生产相关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人的生产行为,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