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化>> 文化建设>>正文

浅议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7月17日

  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保障煤炭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快企业快速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安全文化的倡导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产物,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就煤矿而言,安全文化是在本矿多年培育、反映本矿特点、为本矿员工共同认可并不断创新的安全理念和资源配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企业安全文化对规范职工行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事关企业发展大局。一方面,安全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因此,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共同追求,而这需要企业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煤矿企业,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屡禁不止,人的违章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重大隐患依然存在,企业疲于应付事故的处理。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是非常不适应的。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企业才能精心组织生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从煤炭行业大量事故案例来看,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相同的规则,“天灾”甚少,“人祸”居多。虽然事故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主要最突出的是人的安全素质问题,即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贫乏、安全能力有限,尤以安全意识最为根本。由于不安全行为人的意识空间被其他意识所占领,安全意识便无立足之处了。而任何一种意识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如“生死由命”的宿命意识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由此可见,文化者影响意识的深层原因。如果积极地去倡导一种安全文化,把安全工作纳入到这样一个大视野内,就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使安全工作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引发人们安全观念的深刻变化,促进矿井物质条件的改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安全文化的建设


  领导重视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要想取得成绩,企业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身体力行。煤矿各级干部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学习安全文化知识,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做出表率。要做安全理念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做规则文化的编制与模范执行的带头人,做行为规范的践行者,把目标定位在构筑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供可靠的安全物质保证、塑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上。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善于运用文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对安全生产的投资要长计划、短安排,严谨周密,既有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也应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理念先行。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通过创新运用一系列安全理念,以及持之以恒地理念灌输、理念渗透,促进员工思想、行为转化。要创新 形式,实现对原有安全制度等软件的理性化超越,以崭新的文化、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统率物质与制度,以含蓄代替严厉,以感性充实理性,把安全管理的效率放在人的素质提升上,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倡导,统一和规范职工行为。要突出职工为生命而学习的理念灌输,紧紧围绕“我”这个中心,突出“我”这个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唤醒员工对安全的自需、自求意识,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健康权、生命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实现由“学习是负担”向“学习是安全,是为了生命健康”的转变,从单纯追求“效益”和“速度”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转变。要以提升思想境界为着眼点,着力打造持续安全的人文环境,在矿区醒目地方制作安全理念牌板和灯箱,在井下建设安全亲情长廊、安全漫画长廊、安全警示长廊,将全矿各区队学习室打造为“安全文化活动室”,统一制作安全标语,规范安全牌板,更新学习室的各种设施,使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理念的洗涤,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和历练职工执行理念的意识,提高按章作业、正规操作的能力。

  完善机制是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不能“上头热、下头凉”,也不能“风吹树梢动,雨打地皮湿”,要想顺利推进,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行机制,包括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协调机制、考核机制,并需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让文化走进安全,让安全成为文化,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要软硬结合,发挥好制度与文化相互调节的作用。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的,而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两者要紧密融合,相辅相成,提高其落实的效果。二是要强化行为约束。行为习惯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要利用各种载体形式,不断加强职工 ,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使职工摒弃“三违”陋习,养成良好的生产作业习惯。要充分发挥班组长、安监员、老工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三要加大奖罚力度。惩罚是为了制约,奖励是出于激发。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必然淡化奖励的驱动力。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控,应当做到奖罚分明,促进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全员参与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团队文化,它旨在弘扬和倡导所有员工拥有一种安全精神与理念,并靠这种文化的积淀影响煤矿员工增强安全自律意识、安全自保意识,自觉遵章作业,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必须依靠群众,动员企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本着从员中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发挥党员、岗员、网员、安全员、协管员、退休职工及群众的管理监督作用,通过定期制作光荣榜、曝光台,及时通报安全生产典型和“三违”人员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安全文化的规范、高效运作。要加大职工岗位培训,区分不同层次,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对一般工种侧重于岗位技能培训,对安全管理人同及关键岗位侧重于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安全不放心人员及时开展安全预防性帮教,通过各有侧重、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员工全员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把安全生产的人本观念与亲情文化渗透到职工思想之中。要引导职工积极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参与各类安全竞赛活动,使全体职工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培育职工的安全价值观及敬业精神。要调动职工参与意识,组织和依靠职工积极参与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工作有动力,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设安全规范文化,使职工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一切为安全让路,实现安全抓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