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全文化的基本内容
1.安全文化的定义
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机构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而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安全科学界给出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核心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
2.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几个特点
(1)安全文化是人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进程中生产、生活活动的产物,他超越了意识形态,融汇了东西文化。
(2)安全文化是建立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他起源于古代,成型于近代,完备于现代。
(3)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企业文化充分建设的单位或部门安全文化才能得以更深、更广的发展;建设安全文化的同时必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4)安全文化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科学理论部分,他应包含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哲学、安全史学、安全法学等重要学科和安全风险控制理论,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根基。其二是,安全文化具有极强的科学实践性,安全文化是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产生、总结、提炼出的,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极大的丰富。
(5)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对劳动者的发挥自我、完善自我和身心健康倾注了极大的人文关怀;对劳动作业环境的研究、设计与建设,对作业工器具的研究、设计都体现了极大的人性化。
3.现代安全文化的哲学观念
观念是一种认识的表现,是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进行现代安全活动,需要有正确的安全观指导,只有对生命的安全态度和观念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具备了科学可靠的安全行为艺术和技巧,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走进了文明时代。那么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文化观念呢?
(1)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安全第一”是一个相对、辨证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与自然界发生矛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以下几个方式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安全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权威大于其他组织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强度的重视程度重于其他工作所需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知识(规章制度)学习先于其他知识培训和学习;当安全与生产、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辨证的“安全第一”哲学观,才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
(2)重视生命的情感观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能折射出对生命的重视与关怀。以人为本,对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视与关爱就是最基本的以人为本。对于管理者和组织者,应该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员工;用“衷情”的服务支持安全监察和安全技术人员;用“深情”的关怀保护温暖员工;用“绝情”的管理和考核爱护员工;用“无情”的事故启发员工。尊重与保护员工的生命与人身安全是企业法人和顾主应有的情感观。
(3)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
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安全经济规律有:事故损失占GNP(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5%;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安全生产贡献率达1.5—6%。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企业效益实现的基本条件。安全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对内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外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和社会的稳定。
“安全就是效益”,把“以安全生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机的结合统一了起来。
(4)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现代化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存在的生产活动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从理论和客观上讲,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之路。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对策与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程度。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事故后处理为事先分析预控,变管理对象为管理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彻底实现本质安全化。根据现代安全科学原理,预防为主的科学观是实现工业生产本质安全化必须树立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