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创新制度。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不断变化而作调整,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创新、提高。
(3) 推动形成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执行电力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逐渐形成群体的电力安全统一规范,职工就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把这种规范上升为价值取向和判断行为的标准,最后发展为互相作用、互相融合的道德准则。企业应采取措施推动这个过程的实现。
4 优化电力安全文化活动
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调动广大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丰富安全工作的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层次,以及推动安全文化向群众性的方向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电力企业应采取措施把安全生产专项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1) 保持延续性,追求实效性。许多企业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开展诸如“反三违”、“遵章守纪年”、“安全质量年”、“九十天无事故”等专项性安全生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工作,但也存在着形式重于实效,激励机制不足,连续性不强等缺点。要推进这项工作,企业应根据生产管理和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诊断出薄弱点,选准切入点,尤其要注意克服短期行为,统一部署,以长远的眼光规划好各时期的阶段措施,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促进活动实效的提高。
(2) 大力支持群众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创建活动的发展,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把职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大力创造条件,支持这些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发展,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进步吸纳动力。
(3) 推陈出新,优化形式。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应探索一些新颖的形式,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性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职工安全价值观念的形成。
通过对电力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众多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和安全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安全文化。实践已证明,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5 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1) 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同时,要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基本理念。另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消费者尤其是大用户宣传电力安全知识,使社会公众了解电力安全,理解电网经营企业,在社会层面构筑起一道保障电网安全的坚固防线。
(2) 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电力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使员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3) 建立健全电力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电力安全文化,其目的就是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既要有定性的要求,还要有定量的指标,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的内容,可以公司系统的各级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为主。
(4) 从各单位原有状况出发,全面地考察本单位的文化背景,客观地分析当前各级领导和员工价值观的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的状况及事故隐患的失控危险,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为此,要正确对待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用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观同化过去的传统观念,形成公认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
(5) 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电力企业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不仅注重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职工的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制约保证和奖惩激励的应用,更要注重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为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热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将传统管理学及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来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生产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