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化>> 文化建设>>正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11日

  (三)部分国民宿命论思想是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当前,在安全生产上缩命论的思想认识在相当一部分市民中还很浓厚,就是在个别党政群机关干部中也还残存着这种愚昧的思想。一些人相信“运气”、“上帝”,求神拜福,祈祷上天保佑等,有的说:“人的命天注定,该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不该你死想死也死不了,落在河里也沉不下去等,”还有好些建筑老板,施工前先烧香拜菩萨,有的又杀鸡又杀鸭,还要放鞭炮,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平安,不发生事故。据调查,农村农民占50%以上,城市市民占30%左右,国家公勤人员占10%,建筑、煤矿、非煤矿山等老板占60%左右的人都存在宿命论和封建迷信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不用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思想去占领,就必然会被唯心主义的封建迷信思想去占领。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门科学,他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五次大的起浮中就可以证明这一科学的论断。在我国安全生产的五次大的事故高峰期,都是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时撤、并和销减安全机构、人员,人们忽视安全工作等情况出现时事故就会上升,当其党委、政府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时,安全生产形势就好转。就我市的安全生产经历来看,也正是这样的发展规律。2000年前我市安全管理人员全市仅30多人,平均一个县就2至3人,一些企业也纷纷撤掉了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极其有限,有的安监部门车都没有一台,工资都发不起,出差费报不了帐,那时,平均每年发生重特大事故18起,全年死亡300人左右,2001年,在机构改革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了安监机构建设,全市安监人员由原先的3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加大了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强化了安全法制、机制建设,加大了安全专项整治的力度,抓住了安全生产的重点等,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重大事故减少了60%,死亡人员减少了40%,基本杜绝了特大事故。上述事实证明安全生产是有其规律性的。因此,加强对国民进行安全文化思想的灌输是当务之急。
  (四)安全生产的理论形成较晚,研究挖掘不够
  在党的十六大以前安全生产的理论表述比较具体的就只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了,其次是江泽民同志在上海时针对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提出:“隐患显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三句话”的要求,其内容包含着安全生产理论的成份。就安全生产的理论比较精辟、深刻、完美的应该说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经过先后三次才逐步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全新的理论,即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确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理论,这三次理论的形成和确立,把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了全新的领地和历史上的高峰。
  但是由于中国还处于经济的发展初期,工业发展的前期,经济还较落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等一些贫困地区,人们还在为生计、生活奔波,对于安全生产来说,他们还似乎没有放在首位。这些经过千锤百炼提升出的理论,还没有完全被人们理解、接受,要被人们接受一是要有一个过程,二是我们的宣传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来大力宣传、传承、挖掘,把这项事业推向前进,使这些全新的安全生产理论真正发挥她应有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形势好转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只有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也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扭转当前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笔者经过调查,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讨,挖掘安全文化理论内核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政党。一个政党的成熟,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毛泽东同志曾经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如果说,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那么安全理论则应是安全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离不开加大安全文化理论的挖掘和探讨。十六大以前,关于安全生产的理论还没有完全形成,是不完整的,有的是支离破碎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安全生产理论上有了三大重要建树,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理清了安全生产的思路,指明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奠定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尽快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挖掘、创新,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全党的思想,统一全国的步伐,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是一件事关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必须认真抓好的大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文化宣传的主要内容应当是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等。一是要突出宣传对象的广泛性。要把全社会公民都纳入安全宣传的对象,特别是要突出对城市居民、中小学生、务工农民工、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宣传教育。二是要突出宣传内容的多样性。要通过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宣传周”、“119消防安全宣传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张旗鼓的营造宣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插播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开展理论研讨、评议、评论、专家访谈,创办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宣传报道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反典型,宣传先进、鞭策后进,监督和曝光各类“三违”行为和事故案例,教育群众搞好自律。三是要突出宣传的持久性。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重而道远,只要有人类存在一天,就会有安全生产,就难免会有安全事故,特别是我国正步入工业化发展的前期,正处于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也是安全生产的监督期,需要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因此,要防止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三)强化 培训,提高各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是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安全培训是提高各类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是要搞好分级培训。国、省、市、县要按照不同的培训任务、对象,明确培训的内容和措施,国、省一级重点应加强对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帮助了解安全生产的最新动态、前沿知识、管理科学等内容,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市、县一级着重加强对县、乡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培训的对象、内容上要认真执行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的要求,使培训对象达到4个100%。二是搞好学校培训。依托具有培训资质的特培学校,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特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防止培训弄虚作假,向社会输送不具备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三是成立安全学校。由于安全生产专业性强,在现有大专院校培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基础上,多发展一些安全职业技术学校,吸纳并培养更多的初中级安全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四)加强中小学生 ,播撒安全文化种子
  中小学生数量多,安全知识缺乏,加强其 迫在眉睫。学生是安全生产的宣传机、播种机,抓好一个学生,就等于抓好了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抓好了,就带动了整个社会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一是要注重 的经常性。要把 的有关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每周开设 课,使中小学生逐渐形成较系统的安全知识体系。二是要注重 的生动性。结合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三是要注重 的实用性。中小学 重点是学习一些自救、互救的安全常识。如:交通常识、消防知识、用电、用气常识等。
  (五)加快安全文化立法进程,依法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法制是安全文化的主体,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它的决定因素是多数人认同的安全观念,也是人类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的结晶。加快安全文化法制建设一是要完善配套法规。结合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立法进程,尽快修改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及其配套法规,出台国、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尽快制定出台《职业安全卫生法》,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法》等法规有关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对象、内容、标准、保障、投入、监督和处罚条款等的规定,强化安全文化的建设。二是要依法管理。安全监管部门和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秉公执法,严格管理。
  (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技防水平
  安全投入是安全观念的行为表达,或者说是受某种安全观念所支配的行为选择,也是一种以公益事业为主的高层次的安全行为,是现代文明和安全制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建设安全文化的保障,也是开展安全科研,应用安全科研成果的保障,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安全观念文化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变为现实。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为公益性的安全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二是企业投入。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自觉提取安全技措经费、 培训经费和劳动安全保护等方面的经费。三是政府也可参照一些地方从工伤保险、社会保险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的做法,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四是社会赞助。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赞助安全文化公益事业,拓宽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渠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