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强化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大力建设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员工是生产一线的直接参与者,所以说员工应成为安全的主体。只有抓好员工的安全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而抓好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工作,一般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在企业中大力开展 活动,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引导员工掌握各种安全知识。利用观看相关安全生产录像,组织培训班、学习班、安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各种手段对员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和抗灾避险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和再教育,使员工充分掌握生产、生活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同时以身边不安全事实、血的教训为反面教材,深刻剖析每一起事故的原因使员工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建立起“我要安全”的意识。二是在开展 工程的活动中,企业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针对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各种现象,分层次、分对象、有针对性地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逐步消除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三是强化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兼职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使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超前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生产事故降到最低范围。四是消除“以罚代管”的错误观念,落实安全责任制。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所以安全生产工作应从源头抓起,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检查,检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登记处理,落实到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整改后要进行复查并且有相应的反馈处理程序。要有人真正地去抓落实,不要认为查出了安全隐患,写出了整改通知,进行了罚款处理,就功劳到手、万事大吉了。只有通过整改,消除了隐患,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才算收到好的效果。检查是手段,预防是目的,消除安全隐患是根本;不能只定制度收罚款,不去检查、整改落实,“以罚代管”是抓安全工作的大忌。
第四,强化安全预警分析体系。凡事预则立。安全工作更需要超前分析和预测,掌握主动权。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由事后查处向超前预防预控的转变,变被动处置为超前分析控制。安全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多种种因素,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达到整体把握、系统管控的目的。一是依托计算机信息网络,开发系统软件,建立人、机、物、环实时监测体系,监测体系以安全隐患、“三违”行为、轻伤事故、非伤事故、职工疲劳情况、员工经验状况、教育培训效果、基础工作为监督要素,通过各种要素的指数化,形成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对输入的安全工作的具体信息,进行及时统计处理,自动生成监督结果,显示出当期安全状态和红色预警提示等功能。二是建立系统追问工作体系,对不安全状态讲各类不安全事件在细节上去查找原因和分析责任。在体系构成上,有公司和二级单位两级追问主体;有不安全状态,隐患问题、事故、“三违”行为等追问内容;有人、设备、材料、制度措施、环境五大追问要素和追问路径。三是建立走动式 ,形成饭生产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及时落实管理责任并进一步发现问题的工作机制,目前谁去走动,走动到哪里、什么时间走动、走动几次、发现和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五,强化安全环境状态优化体系。环境能够影响和改变人,要通过不断刷新生产作业环境和优化人的工作状态,达到强化基础,规范行为的目的。在工作的推进上,要在系统分析安全、文明、和谐的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外在的物态环境,以质量标准化和亮点部位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工序,要大力倡导:“生产为了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人人重视安全,个个保证安全”的工作思路,实现各主要工序相互衔接的程序化管理、标准化实施、闭合式运作。同时引入质量控制监理化机制。开展安全承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激发员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努力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
总之,安全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折射,是维护企业安全稳定的基石。企业安全文化本身也必将因呈现时代的特色而产生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在市场经济竞争已经形成的今天,企业只有给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全体员工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规范作业,按章操作才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同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谋求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