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凝聚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规范良好的职业行为,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同时也有效促进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加强和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决于企业主要负责人自身的安全文化素质和个人的身体力行。企业领导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把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用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心,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企业的每一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强化安全观念,才能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预控的。“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大量事故表明,人的不规范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坚定事故可控的信心,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严于律己,敢管善管,尤其要对安全投入不打折扣,处理安全隐患不手软,安全管理用硬招,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抓安全生产,这样才是真正的重视,这才能真正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江苏恒星钨钼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华伟十分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投入,他是全镇亿元以上企业的一个表率、一面红旗、一片镜子,该企业每年安全技改和安全基础投入资金都在50万元以上,企业岗位牌、车间班组警示牌、厂内宣传台、灯箱牌随处可见,巨大的广告标语牌“氢气最轻,安全最重”写在大门两侧,每企业年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企业三级培训100%,管理人员培训100%,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00%。
二、习惯培养是基础
习惯是人固有的思维定势,安全习惯表现在工作、生产中就是人在安全生产时潜意识的行为、工作方式等,良好的安全习惯产生正确的安全行为。有时,安全措施可谓完善,职工的安全知识也掌握的全面,但仍旧会发生安全事故,最深层次的原因是职工的安全意识上不去,安全习惯不正确。
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有来自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的熏陶,社会教育、社会传播工具和社会舆论等因素的影响;也来源于个人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身一系列安全价值的认识,它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和培育,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安全英模、安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和高尚行为的肯定,引导员工躬身效仿;要大力强化安全思想教育,大力宣讲安全的目的意义,消除职工的侥幸心理、麻痹心理、松懈心理,教育引导职工在工作中采用正确的安全行为。我镇有15家船舶修造企业,前几年由于重生产轻安全思想突出,加之管理措施不到位,吃尽了苦头,每年工伤工亡事故连续发生,且因人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事故居多,交了许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学费”,每发生一起事故,警示了一批老板,教育了一大批员工。通过严格执法、警示教育,这些企业的负责人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各造船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招聘一批安全管理人才,认真细化各岗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力推动了我镇造船业安全质态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把培养和狠抓职工良好安全习惯养成放在首位,从点滴抓起,从领导层抓起,起到了较好效果,人为事故得到明显控制。“行为渐养成,累积变常态”,当一种好的安全行为固化为一种好的安全习惯,职工就会自然而然的按章操作。
三、机制健全是保证
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体现是行为安全文化,而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个企业,有了健全、完善、合理的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员工生产行为就有了安全的活动范围,只要未超出这个安全范围内,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是安全的,生产设备也是安全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生产的特点,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现场生产岗位为核心,制定出齐全、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一系列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采用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还需要在修改原有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消除新的不安全因素,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适应生产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几十年的老企业,随着各项安全法规条例的不断实施和完善,规范了众多企业加强安全技改投入和安全制度以及操作规程的建设,近两年来,该企业坚持以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狠抓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使企业安全本质度有了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