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理念>>正文

浅析维修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孙宝文  来源:南航黑龙江分公司维修厂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3月23日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那么对于航空维修企业来说创造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就是实现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三十年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完善众多的规章制度、健全 络,并不能完全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只有创新管理,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注企业”的本能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安全,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效能,塑造全新的维修企业安全文化,才能使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才能创造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

  塑造全新的安全文化,推动维修企业安全管理和谐发展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和企业文化同样都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对于航空维修企业来说,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这需要机务人持之以恒的去探索,去归纳,去创新,一种优秀的维修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不像制定一项具体的制度,提一个宣传口号那样简单,它需要维修企业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强化。维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在实践,维修安全文化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文化必须融入到维修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并以一定手段来加以引导,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作为维修企业基础的安全文化,要与日常管理结合在一起,要与工作岗位实际与岗位特点结合在一起,要与每位员工的日常生产结合在一起。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活动过程。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维修企业的整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同时,由于维修企业管理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容易造成维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仍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维修企业的安全文化要以人为根本的出发点,通过对人为因素的不断探讨和研究,通过实际维修实施过程中正面、反面的典型事件的对比,通过质量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屏弃现有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瓶颈,塑造全新的维修企业的安全文化,推动维修企业安全管理的和谐发展。

  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使安全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

  目前,存在的普遍与共性问题是各个维修企业 没少搞,但普遍反映 收效不佳,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提高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一是 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职工不感兴趣。二是 缺乏针对性,由于工种多, 很难结合到每个工种的实际。为了提高 的成效,就要在 的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使 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员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育理念更新,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终身教育的观念,在做好日常 的同时,对新产生的管理岗位、技术岗位上的员工进行更高层次安全培训教育;同时也要对从业人员不断进行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同步的安全培训教育。二是教育方法更新,教育不搞形式、注重实效,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育模式,做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结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因人施教,促进干部职工真正提高素质、掌握技能,为维修工作提供人力保证。三是考核方式更新,以职工的安全技能作为检验标准,根据岗位的需要制定安全技能等级标准,定期对职工的安全技能进行测试,将安全技能作为职工晋升、晋级的基本条件,调动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针对维修过程中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科学的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预案务必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要具体到每一个岗位,要简洁明了,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记得住、用得准”,从而使企业管理逐步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