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与目的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危险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人身伤害、设备损毁事故的危害,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危险事故,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保障设备安全及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解车间的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工作原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案、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附则及附录。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车间的突发性安全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展开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展开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5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 应急预案体系
4.1 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综合应急预案
4.2 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新废液贮槽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3 现场处置方案,包括:
a) 皮肤接触酸的紧急处置
b) 酸液入眼紧急处置
c) 烧伤烫伤紧急处置
d) 触电事故紧急处置
e) 异物入眼紧急处置
f) 中暑的紧急处置
g) 外伤骨折紧急处置
h) 高空坠落伤紧急处置
5 应急工作原则
5.1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
5.2 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危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电解车间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检查、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有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5.3 全面覆盖。对电解车间辖区内的各危险源、点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确保危害辨识的完整性、连续性。
5.4 突出重点。对重点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
5.5 职工参与。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让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应急预案的制定、完善、培训、演习、实施等各个环节中。
6 危险性分析
6.1 电解车间概况
电解车间隶属于丹霞冶炼厂,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高宅村,车间共有职工82人,包括锌电积和锌熔铸两个厂房。电解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高温、高酸、易燃易爆等潜在的危险因素。
经过对电解车间各个工序的生产状况、所在位置、周闱环境等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与评价,得出危险源分布地点主要有电解工序的新、废液贮槽。
6.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6.2.1 锌电积车间的溶液呈酸性,新液酸度为pH5,废液含H2SO4160 g/L~200 g/L;电解工序的新、废液贮槽发生泄漏后,泄漏的溶液可能对泄漏的路径、周边环境及接触人员产生相应的危害,即:
a) 腐蚀:因为溶液呈酸性,对所经路径及设施产生相应的腐蚀。
b) 污染:溶液含Zn、Cd、Co、Fe、Cu及呈酸性等,会因渗漏对地表产生污染。
c) 灼伤
6.2.2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会因人员接触产生灼伤与烫伤。泄漏可能的原因:
a) 误操作(冒槽)
b) 槽体损坏
c) 管路损坏
d) 外力对槽体及管路撞击
6.2.3高低压配电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触电。
6.2.4锌熔铸熔锌炉的液体温度约为460~480℃,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烫伤、中暑。
7 组织机构与职责
7.1 组织机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