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实例>>正文

煤矿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0月04日
直接经济损失,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
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3)应急指挥部应急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并对受影响区的人数、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类型等及时通报。
(4)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矿区内以矿井瓦斯报警系统为基础,配合人工进行报警,并使之有效,特别是应急救灾的24小时有效正常运行。
(5)内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内部采用矿区内部KYH-11型矿用电话和手机、固定电话进行联系,外部采用矿上固定电话和手机进行联系。
8 应急响应和措施
8.1 分级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参照《国家事故应急预案》)
1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2重大环境事件(Ⅱ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3较大环境事件(Ⅲ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4一般环境事件(Ⅳ级)。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
1)发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8.2本单位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
根据发生事故的位置及危害程度(如:设备损坏造成污水外排放、污水处理池泄漏、矿排水量大于污水处理造成外漏等),拟定相应的方案,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队伍,并由矿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各应急小组依据预案的分工,赶赴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救援。
依据我矿突发污染事故的类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
1、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保障可以控制时,启动一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及相临单人力、物力支持。
2、当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内部不可控制时,启动二级预案,即内部人员控制的同时,请求县人民政府、县环保局、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县消防大队、大方镇政府、县医院支援。
8.3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做如下工作:
    (1)对污水处理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并配以物理方式净化。
(2)矸石排放场应对矸石加以利用制造建筑材料剩余部份到一定高度后覆土绿化;同时对矸石排放场修筑挡墙和排水沟,实行雨污分离排放。
(3)对粉尘采用个体防护和综合灭尘设施。
(4)对噪声采用安装消声设备和选用低噪声高效设备及设置隔音设施。
(5)有毒有害气体采用加强通风排除使之符合标准。
(6)爆炸应防止次爆炸,在下风侧人员应迎风走,交朝风流两侧撤离。
(7)采矿活动引进的地质灾害应在开采设计时,矿井留足保安煤柱防止地表蹋陷。
(8)事故现场人员由现场带班人员清点,尚避灾路线进行撤离。
(9)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应向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
(10)应急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二次污染。
8.4 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1)可能受影响区域的有井上下作业场所,地面工人宿舍、办公区及矿区附近范围。
(2)可能受影响的单位:矿区内有办公楼,职工生活区、火药库、仓库及小龙洞乡龙山村上寨组、下寨组、青草坝组等。
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和社区人员在经检测污染的大气达到(GB3095-1996)Ⅱ类标准时,人员不疏散;当大气污染超过国家标准时,须对人员进行疏散。矿区内的各单位人员在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有序的撤离,社区人员由小龙洞乡人民政府布置安排疏散。疏散人员一定要考虑当时的方向、风速,疏散应迎风疏散,并尚方向的两侧疏散,疏散地点为九龙山、小龙洞乡驻地等,同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疏散。
(3)可能受影响的单位、社区的人员进行基本保护,防止人员因为突发事故引起人员的恐慌而造成不必要的隐患,同时并对事故类型、影响情况、危害向大家说明,以便消除大家的顾虑,并对保护法进行宣传教育。
(4)黄家厂沟煤矿附近的道路主要有进入矿区的主路即751县道距矿区30m,在生活区有小路与矿区相通,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后,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治安专业队进行道路警戒,警戒地点需在安全地点。每处能进行危险的道路口均有人员设戒,严禁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
(5)黄家厂沟煤矿临时安置场所在兴发煤矿,此矿为黄家厂沟煤矿整合矿井,有房屋多间,均可正常使用。
8.5水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的性质及事故类型、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需确定内容如下:
(1)在非正常情况下外排水将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系统出故障时,矿坑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坑道最大涌水量时废水未经汉理排放,非正常排放水经落水洞进入地下,进入地下的矿坑废水可能对赤水河造成一定影响。
(2)黄家厂沟煤矿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消减污染物采用MJS高浊度连续式净水器处理和SS铁锰一体化综合处理方式相结合进行污水处理,其中MJS高浊连续式净水器为主体设备,由调节池DW混合器、MJS高浊争水器、清水池、污泥池组成。SS铁锰一体化综合处理方案由调节池脱铁锰处理器、清水池、污水池组成。
8.6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救援人员应配备个体防护保护装备,如自救器、防化服和其他救援装备,并配备小巧灵活的便携式检测装备,并有专业监护人员进行监护以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
(2)救援人员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救援措施:大气污染把人员撤出污染气体送到符合标准的气体地方复苏或配备自救器;水污染人员进行身体治疗;地质灾害由专业队伍清理搜救遇险人员并撤离到安全地点。
(3)当救援现场设置监测人员,当监测时发现异常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救援人员须立即撤离,待现场危险解除时再进行救援。
(4)应急救援人员队伍的调配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并由应急救援队队长具体安排调度汇报工作。
(5)应急救援过程中,及时找出事故源,必须有专人对事故进行监控,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
(6)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事故有可能扩大,加大救援难度,现场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当现场控制不住危急救援人员安全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7)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
 当矿井突发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专人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
污染治理设备的运行与控制应根据污染的类型,事故大小现场控制,最大的程度满足对污染的处理,把污染降到最小。
8.7应急设施(备)的启用程序
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后,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安排仓库启用应急物投入使用,对事故应急池的启用必须慎重,严格按矿上相关文件进行执行,同时文件应规定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用阀门和排污水泵启动的程序,严禁未接到指挥部通知私自启动设施(备),保证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9、应急监测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应急监测小组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监测方案,并对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1)污染物应现场应急监测应先进行目测、然后使用携带的便携式仪器
对污染的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危害作出判断。
(2)监测点布置在污染源(不危害监测人员处)附近20m、50m、100m及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在污染源处应随时进行监测、随时报告,在污染尖源附近每1小时监测一次,监测数据需进行记录、汇报。
(3)污染物实验室监测,取样后由昭阳区环境保护局进行专业监测。
(4)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5)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6)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的依据。
10、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
(1)事故现场人员由当班带班人员、调度室和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人员清点,未到人员及时查明情况,现场人员应按避灾路线进行有条不紊的撤离,撤离过程要严守纪律,严禁乱走、独自撤走。
(2)非事故现场人员由应急领导小组指定专人组织撤离。
(3)现场中毒受伤人员能现场处理的现场救助,现场不能救治的人员送到安全地点治疗,有特殊情况的及时送往小龙洞乡卫生院和大方急救中心。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