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实例>>正文

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10月08日

        6 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传染病疫情事件由厂办安排专人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 人资部负责搜集、整理、及时监控疫情发展情况,收集汇总各部门人员身体异常情况日报表,对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给予指导各部门进行彻底消毒,并对易感染人群,特别是发热病人给予及时监控及甄别。
        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当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人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要求上报上级各相关单位。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 预警分级
        传染病疫情事件的传染病疫情人数达到30人及以上时,或造成严重影响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具体分级如下:
        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Ⅰ)级):一次传染病疫情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II级):传染病疫情人员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III级):一次传染病疫情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6.2.2 预警发布程序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 疑似病例所在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本单位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人资部专人进行甄别和处置。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6.2.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应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人资部专职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
        6.3 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 信息报告
        7.17.1应急电话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88010888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88010011内线8011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88010888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88010288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88010161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88010091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88010094 内线8094
        7.2即时报告
        7.2.1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有关岗位人员应迅速向当值值长和部门负责人汇报,接警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7.2.2发生Ⅳ级事件时,应急归口部门负责人及时宣布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7.2.3发生Ⅲ级事件时,有人员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把信息向上级单位通报。
        7.2.4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省公司报告。
        7.2.5报告内容
        7.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
        (2)事件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报告人姓名、单位及通讯电话。
        7.2.5.2 向上级单位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企业受灾面积。
        (2)事件简要情况。
        (3)人员疏散、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4) 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被破坏情况。
        (5)现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器材到位情况。
        (6) 道路交通管制情况.
        (7)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8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分级按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相对应分为四级
        发生Ⅰ级和Ⅱ级突发事件时,应急响应由集团公司、省公司组织实施,厂级配合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突发事件时,启动厂级应急响应;
        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启动部门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8.2 响应程序
        8.2.1  一般事件:当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对疑似病人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2.2  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3 应急处置
        8.3.1  当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8.3.2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建议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情况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宣传部门及时做好宣传工作,稳定职工和病员情绪。
        厂办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厂工会及二级单位工会应抽调人力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8.3.3  当传染病疫情暴发,虽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3.4  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见附件
        8.3.5  病人的治疗和转运
        医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转运。
        转运时用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将发病情况,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8.3.6 扩大应急响应
        8.3.6.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3.6.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急领导小组调配机动突击队进行抢险救灾,同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8.3.6.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3.6.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4 应急结束
        在本厂所辖区域,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组长宣布“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
        9 后期处置
        9.1  “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9.2  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  传染病疫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4  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 应急保障
        10.1 应急队伍
        按照厂《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 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 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 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柳新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 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 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 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 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地震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 培训和演练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电气人员100%经过触电急救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全厂停电和防汛、消防类应急预案演练必须纳入其中。
        12 附则
        12.1 术语和定义
        12.1.1 传染病
        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12.1.2 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12.1.3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再进入另一个易感者所经历的路程和方式。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有的传染病有几个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2)水源、食物传播(3)接触传播(4)生物媒介传播(5)血液及其制品传播(6)经土壤传播(7)垂直传播
        12.1.4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整体。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易感者的抵抗力超低,其易感性就越高。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12.1.5 甲类传染病
        是指鼠疫、霍乱。
        12.1.6 乙类传染病
        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又增加了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12.1.7 丙类传染病
        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2.2 预案备案
        12.2.1本预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能监办等单位评审后备案。
        12.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7)本预案由人资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 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日起实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