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新利18首页登录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新利18体育18luck.com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18luck新利app
安全文艺
18luck新利appios
管理资料
下载18新利体育客户端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实例
>>
综合
>>正文
风险处置预案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1年09月19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1.52 MB 共91页
文档格式:
WORD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共91页]
本文件共91页,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1.52 MB 共91页 文件格式:WORD
下载点数:1 点(VIP会员免费)
下一篇:
2021新版应急预案模板(依据GB/T29639-20…
上一篇:
停水应急处理预案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01标土建工程 风险处置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01标项目部 2016年09月 目 录 一、总则 8 1.1 编制目的 8 1.2 编制依据 8 1.3 应急预案体系 1 1.4 应急工作原则 1 二、适用范围 2 三、危险源分析 3 3.1 工程概况 3 3.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3 3.2.1风险源评估概述 3 3.2.2风险源评估依据 3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4 4.1 应急组织体系 4 4.2 指挥机构及职责 4 五、事故预防措施及处置预案 6 5.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6 5.1.1触电事故抢险小组 6 5.1.2触电事故应急工作流程 6 5.1.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7 5.1.4触电与急救 8 5.1.5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 9 5.2防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9 5.2.1目的 9 5.2.2机械伤害事故抢险小组 9 5.2.3机械伤害事故抢险流程图 10 5.2.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10 5.2.5事故调查 11 5.2.6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1 5.3防管线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12 5.3.1编制目的 12 5.3.2防管线破坏事故的组织措施 12 5.3.3防管线破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12 5.3.4应急响应 13 5.3.5事故报告原则 14 5.3.6紧急通讯联络 14 5.3.7事故报告程序 14 5.3.8事故报告内容 14 5.3.9资料整理 14 5.3.10演练 14 5.4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5 5.4.1目的 15 5.4.2适用范围 15 5.4.3编制依据 15 5.4.4工作小组和职责 15 5.4.5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图 17 5.4.6防基坑坍塌技术措施 17 5.4.7基坑坍塌应急措施 18 5.4.8坍塌 18 5.4.9应急演练 19 5.5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 19 5.5.1防隧洞涌水、涌沙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19 5.5.2隧洞涌水、涌沙事故危害辩识 20 5.5.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20 5.5.4应急设备清单 21 5.5.5防止隧洞内涌水、涌沙事故措施 21 5.6防讯应急预案 23 5.6.1防汛抢险应急组织机构 23 5.6.2防汛抢险应急小组职责 23 5.6.3防汛责任 23 5.6.4防汛目标 24 5.6.5重点部位 24 5.6.6防汛措施 24 5.6.7抢险队伍 24 5.6.8汛期施工准备工作 24 5.6.9应急响应 26 5.6.10应急结束 26 5.6.11应急报告 26 5.6.12抢险程序 27 5.7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 29 5.7.1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 29 5.7.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工作流程 29 5.7.3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工作流程 30 5.7.4工程地质与水文 30 5.7.5建(构)筑物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32 5.7.6预防措施 32 5.7.7抢险处理 33 5.8农民工突发群体性事件 35 5.8.1目的 35 5.8.2适用范围 35 5.8.3编制依据 35 5.8.4工作小组和职责 35 5.8.5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图 35 5.8.6本预案群体事件的范围 36 5.8.7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措施 36 5.9防车辆事故应急预案 37 5.9.1编制目的 37 5.9.2防车辆伤害事故的组织措施 37 5.9.3防车辆伤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37 5.9.4应急响应 38 5.9.5事故报告原则 40 5.9.6紧急通讯联络 40 5.9.7事故报告程序 40 5.9.8事故报告内容 40 5.9.9资料整理 40 5.9.10演练 40 5.10预防煤气工作应急预案 40 5.10.1编制目的: 40 5.10.2防煤气中毒事故的组织措施 40 5.10.3对煤气中毒人员应急处理措施 41 5.10.4应急通讯联系 41 5.10.5应急响应 41 5.10.6事故报告原则 42 5.10.7事故报告程序 43 5.10.8事故报告内容 43 5.10.9资料整理 43 5.10.10演练 43 5.11防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43 5.11.1编制目的 43 5.11.2防瓦斯爆炸事故的组织措施 43 5.11.3防瓦斯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44 5.11.4应急响应 44 5.11.5事故报告原则 45 5.11.6紧急通讯联络 45 5.11.7事故报告程序 45 5.11.8事故报告内容 45 5.11.9资料整理 45 5.11.10演练 45 5.12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46 5.12.1编制目的 46 5.12.2防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的组织措施 46 5.12.3防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的技术措施 46 5.12.4应急响应 47 5.12.5事故报告原则 48 5.12.6紧急通讯联络 48 5.12.7事故报告程序 48 5.12.8事故报告内容 48 5.12.9资料整理 48 5.12.10演练 49 5.13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49 5.13.1编制目的 49 5.13.2物体打击事故的组织措施 49 5.13.3物体打击事故的技术措施 49 5.13.4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50 5.13.5应急响应 50 5.13.6应急处理措施 51 5.13.7事故报告原则 52 5.13.8紧急通讯联络 52 5.13.9事故报告程序 52 5.13.10事故报告内容 52 5.13.11资料整理 52 5.13.12演练 53 5.14防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53 5.14.1编制目的 53 5.14.2防淹溺事故的组织措施 53 5.14.3防淹溺事故的技术措施 53 5.14.4应急响应 53 5.14.5事故报告原则 55 5.14.6紧急通讯联络 55 5.14.7事故报告程序 55 5.14.8事故报告内容 55 5.14.9资料整理 55 5.14.10演练 55 5.15防灼烫应急预案 56 5.15.1编制目的 56 5.15.2防灼烫伤事故的组织措施 56 5.15.3防灼烫伤事故的技术措施 56 5.15.4应急响应 56 5.15.5事故报告原则 58 5.15.6紧急通讯联络 58 5.16.7事故报告程序 58 5.17.8事故报告内容 58 5.17.9资料整理 58 5.17.10演练 58 5.16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58 5.16.1编制目的 58 5.16.2防高处坠落事故的组织措施 59 5.16.3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技术措施 59 5.16.4应急响应 59 5.16.5应急处理措施 60 5.16.6事故报告原则 62 5.16.7紧急通讯联络 62 5.16.8事故报告程序 63 5.16.9事故报告内容 63 5.16.10资料整理 63 5.16.11演练 63 5.17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63 5.17.1编制目的 63 5.17.2人员疏散的组织措施 63 5.17.3人员疏散的技术措施 64 5.17.4疏散通道划分 64 5.17.5疏散程序 64 5.17.6应急响应 65 5.17.7应急处理措施 66 5.17.8紧急通讯联络 68 5.17.9事故报告程序 68 5.17.10事故报告内容 68 5.17.11资料整理 68 5.17.12演练 68 5.18预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69 5.18.1编制目的 69 5.18.2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组织措施 69 5.18.3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69 5.18.4应急响应 69 5.18.5事故报告原则 71 5.18.6紧急通讯联络 71 5.18.7事故报告程序 71 5.18.8事故报告内容 71 5.18.9资料整理 72 5.18.10演练 72 5.19 消防应急预案 72 5.19.1编制目的 72 5.19.2方针和原则 72 5.19.3防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 72 5.19.4防火灾事故事故的技术措施 72 5.19.5应急策划 73 5.19.6应急响应 73 5.19.7应急处理措施 74 5.19.8事故报告原则 75 5.19.9紧急通讯联络 75 5.19.10事故报告程序 75 5.19.11事故报告内容 75 5.19.12资料整理 75 5.19.13演练 76 5.20防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76 5.20.1编制目的 76 5.20.2防起重吊装事故的组织措施 76 5.20.3防起重吊装事故的预防措施 76 5.20.4应急响应 77 5.20.5急救措施 78 5.20.6事故报告原则 79 5.20.7紧急通讯联络 79 5.20.8事故报告程序 79 5.20.9事故报告内容 80 5.20.10资料整理 80 5.20.11演练 80 5.21防设备倾覆事故应急预案 80 5.21.1编制目的 80 5.22.2防倾覆事故的组织措施 80 5.22.3防倾覆事故的技术措施 80 5.22.4应急响应 81 5.22.5事故报告原则 81 5.22.6紧急通讯联络 81 5.22.7事故报告程序 81 5.22.8事故报告内容 82 5.22.9资料整理 82 5.22.10演练 82 5.22防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82 5.22.1编制目的 82 5.22.2应急响应 82 5.22.3人身轻伤事件应急预案实施 82 5.22.4应急响应 84 5.22.5事故报告原则 85 5.22.6紧急通讯联络 85 5.22.7事故报告程序 85 5.22.8事故报告内容 85 5.22.9危急事件的应对及预案的启动与结束 85 5.22.10资料整理 86 5.22.11演练 86 5.23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86 5.23.1编制目的 86 5.23.2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组织措施 86 5.23.3压力容器可能出现的事故 86 5.23.4应急响应 87 5.23.5事故报告原则 87 5.23.6紧急通讯联络 87 5.23.7事故报告程序 88 5.23.8事故报告内容 88 5.23.9资料整理 88 5.23.10演练 88 六、附件 89 附表一:应急工作通讯录 89 附表二:应急物资储备 91 附表三:突发事故响应流程 95 附表二:应急物资储备 95 附表三:突发事故响应流程 95 附件四:风险源清单表 96 附件五:风险预控措施汇总表 96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1)从构建和谐企业,维护保障员工生命、加强项目部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和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条)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10)《郑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11)《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程现场管理办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郑州市建委、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下发的其他有关文件。 1.3 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1个,风险处置预案23个。 1.4 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完善机构组织的建设,提高防范意识,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控制危机,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应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坚持信息高效的原则。要建立反应敏捷、快速准确的预警渠道,确保应急事件信息快速报告,及时处理。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01标项目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因工程建设危及周边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应急处置。 三、危险源分析 3.1 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施工范围是:通泰路站、黄河东路站及通泰路站~黄河东路站区间土建工程。 黄河东路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桩号为YDK23+187.880,设计起点里程为YDK23+99.880,设计终点里程为YDK23+319.880。车站主体结构长约220m,标准段宽22.1m,站台宽13m,本站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钻孔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基坑开挖面积约为4979m²。车站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车站主体设全外包防水层。 通泰路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桩号YDK21+893.692,设计起点里程YDK21+805.892,设计终点里程为YDK22+321.392。车站主体结构长约515.5m,主体结构标准段宽20.1m,站台宽11m,本站共设7个出入口,4组风亭。 3.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3.2.1风险源评估概述 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在施工场地容易发生出车辆、触电、重伤、设备倾覆、机械临电线路老化、物体打击等3、4级风险;特此编制处置方案。 3.2.2风险源评估依据 ①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设计文件、郑州市的有关规定。 ②我单位在地铁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③施工地质勘察资料,周围施工环境。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4.1 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祝树红担任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执行经理李家林、、总工鲁号、副总工焦晓杰以及生产经理刘宝全担任副指挥,由工程技术部、安全部、商务物资部,综合办任组员。下设技术支持组、抢险救援组、警戒保卫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和善后工作组六个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应急电话为18331857007 图4-1 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图 4.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祝树红 组织制订项目部各种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1)协助总指挥日常的应急救援的各种准备、演练工作。 (2)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巡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警戒保卫组组长:陈文良 (1)协助疏散和撤离事故现场周边危险区域无关人员。 (2)维持救援现场秩序,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抢险救灾组组长:裴建华、慕习刚 (1)组织抢险队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防护、人员救护、疏散知识、分辨抢险物质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2)组织队员进行消防器材、防毒器材、攀登工具的真确使用方法。 (3)适时组织各种专项预案的抢险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对演练中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 医疗救护组组长:蒋欣蒸 学习人员伤害后的各种救护常识。 后勤保障组组长:刘全 (1)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应急救援保障、设备技术资料、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通信设备及资金等。 (2)经常对储备的救援物资进行检查、维修、补充,保证突发事件时现场有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 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 (1)实时掌握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区域内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结合项目部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2)协助防汛物资的使用和发放工作。负责现场通信、宣传及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安抚。 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 (1)熟悉建设工程的各类法律法规,熟悉事故调查的各种程序,掌握一些基本的谈判、安抚技巧。 (2)负责善后恢复正常生产的相关工作。 疏散组组长:陈文良 疏散火灾无关人员离开现场,远离火灾现场,到达安全地带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安抚员工情绪 疏散组的主要职责 (1)疏散事故无关人员离开现场,远离事故现场, (2)到达安全地带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五、事故预防措施及处置预案 5.1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5.1.1触电事故抢险小组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 抢险行动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 (2)协调相关应急小组的抢险行动,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报告抢险救援情况; (3)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4)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5)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 (6)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7)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5.1.2触电事故应急工作流程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电话号码见总体预案。 5.1.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4)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现场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电源供应。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集团公司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 (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距不得超过3米。 (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18)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线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5.1.4触电与急救 (1)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2)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拔离电源,或是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拔开,也千万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例如湿毛巾,这样会导致您也遭到电击。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忌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往医院急救。告诉院方人员伤者触电的时间有多久。 (5)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5.1.5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 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再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希望甚微;准确----人工呼吸法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去抢。 5.2防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5.2.1目的 为了确保在机械伤害发生时,抢救人员和全体职工能有序的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时抢救伤员,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伤亡,伤害程度,为此制定此预案。 5.2.2机械伤害事故抢险小组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 (2)协调相关应急小组的抢险行动,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机构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3)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4)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5)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 (6)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7)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5.2.3机械伤害事故抢险流程图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电话号码见总体预案。 5.2.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当伤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现场抢险救护组应立即进入事发地点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上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5.2.5事故调查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4)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5.2.6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电源线发生触电。 (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触电。 (3)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4)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两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0mm的不能使用,短于500m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版厚度小于30mm,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6)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7)混泥土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手深入料斗查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深入拌桶。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8)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作业。 (9)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和操作室。作业时要思想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10)打夯机要两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11)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2)操作钢筋切断机切长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切口15cm以上 (13)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混泥土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原则 (14)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洁,防止被废料绊倒,发生事故。 5.3防管线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5.3.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管线破坏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5.3.2防管线破坏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现场要有注浆设备、棉絮、快干水泥、水玻璃及编织袋、钢管等应急材料,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3.3防管线破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预防管线破坏事故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2)所有作业人员应接受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各种作业(暗挖、降水、管线改移、交通导改等)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管线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施工时对结构上方管线进行复核,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部分管线进行改移,对距离结构近或对地层变形敏感的管线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并严格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方针,杜绝大面积塌方事故。同时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数据和施工参数的调整,确保管线安全。 (4)土方开挖期间,做好超前探孔,及时了解前方土体及管线情况。设专人定时检查前方土体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5.3.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应急处理措施 (1)施工场地内一旦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员立即向救助领导小组报告事故地点、范围等相关情况;立即在管线上源引流,现场做好围堰,接管引流渗水到辅道上污水管内,实行警戒,疏散人员,进行交通导流。 (2)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和项目管理处,同时上报管线产权单位,由产权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修,项目部立即组织抢先物资、机械、人员配合专业队伍进行抢修。抢险时必须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 (3)抢险结束后及时埋设监测点,加强对事故部位进行监测,确保不发生变形后确认为抢险结束。 (4)涉及地层注浆加固措施的采用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浆液进入市政管道中,造成管道堵塞。 (5)市政管道、管线下方土体已出现下陷情况时,对其恢复之前应对基底土体进行加固、夯实,确保恢复后的管线不出现下沉情况。 5.3.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3.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3.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3.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3.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3.10演练 本应急救援预案每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4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5.4.1目的 为了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项目提升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 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具有资源和运作的方法,以处理项目部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在发生重在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项目员工和周边单位、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为预防或减少项目经理部各类事故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本项目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对需要救援或撤离的人员提供救助,并且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项目员工和周边单位、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 5.4.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中建股份天津地铁6号线R1标大毕庄庄站项目经理部在基坑发现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救援处理。 5.4.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_9002-2006 (3)《天津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 5.4.4工作小组和职责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1)协助总指挥日常的应急救援的各种准备、演练工作。 (2)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巡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警戒保卫组组长:陈文良 (1)协助疏散和撤离事故现场周边危险区域无关人员。 (2)维持救援现场秩序,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抢险救灾组组长:裴建华、慕习刚 (1)组织抢险队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防护、人员救护、疏散知识、分辨抢险物质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 (2)组织队员进行消防器材、防毒器材、攀登工具的真确使用方法。 (3)适时组织各种专项预案的抢险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对演练中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 医疗救护组组长:蒋欣蒸 学习人员伤害后的各种救护常识。 后勤保障组组长:刘全 (1)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包括应急救援保障、设备技术资料、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通信设备及资金等。 (2)经常对储备的救援物资进行检查、维修、补充,保证突发事件时现场有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 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 (1)实时掌握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区域内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结合项目部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2)协助防汛物资的使用和发放工作。负责现场通信、宣传及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安抚。 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 (1)熟悉建设工程的各类法律法规,熟悉事故调查的各种程序,掌握一些基本的谈判、安抚技巧。 (2)负责善后恢复正常生产的相关工作。 疏散组组长:陈文良 疏散火灾无关人员离开现场,远离火灾现场,到达安全地带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安抚员工情绪 疏散组的主要职责 (1)疏散事故无关人员离开现场,远离事故现场, (2)到达安全地带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5.4.5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图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电话号码见总体预案。 5.4.6防基坑坍塌技术措施 (1)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桩基工程施工。 (2)加强土方开挖的监控: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的场,基坑周边1.5m内禁止堆放各种施工材料特别是钢筋、大型机械等,开挖时注意观测水源的变化,如有喷涌、侧涌现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相应从措施;任何情况下基坑开挖后要及时进行管网锚喷。流水施工时当开挖深度到达顶板时应尽快对顶板施工,减少基坑底部暴露时间,稳定基坑。 (3)加强对地表水水监控:施工前摸清基坑周边管网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管或泄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基坑土体,基坑顶部应有防水措施。施工现场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集水坑等进行排放。 (4)做好基坑的监控工作:编制专项的监测方案,对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进行检测。检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特点。检测人员应定期通报检测情况,当检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5)出现严重底部涌水或侧涌时或长时间大量渗水时,应对基坑周边进行雷达孔洞探测,发现孔洞或大的裂缝应采取注浆等方法处理。防止局部地面坍塌。 5.4.7基坑坍塌应急措施 坑底流沙 (1)停止开挖,回填土方压住流沙。 (2)采取基坑内内降水措施,降低水位或水压。 (3)分析原因,制定进一步计划。 坑底承压水突涌 (1)停止开挖,加强坑内降水、排水。 (2)坑内降水补救。 (3)采用快凝压力注浆或其他有效办法封堵涌口。 基坑隆起 (1)加设外沉降监测点 (2)清除基坑周边弃土或材料,坑内加载或增加支撑防止外土向坑内挤压,坑底土体降水处理。 (3)按实际情况做坑底地基加固,然后挖至标高。 开挖阶段的过量渗水、涌土、喷砂 (1)如果渗漏点与开挖面以上且渗漏量不大,及时挂网锚喷。如渗漏点以影响锚喷作业则应采取注浆封堵。 (2)如渗漏点延伸至开挖面以下,应在基坑渗漏点附件压注双液浆但最高压力不宜超过0.3Mpa (3)如果渗漏点不明,水流自开挖面下向上涌出,应立即停止开挖局部回填至渗漏停止然后采取基坑外注双液浆措施。 (4)如果渗漏水流浑浊,且渗漏时间过长,应注意渗漏点附件可能存在严重土体流失出现空洞,此时应立即做空洞探测并注浆处理。 5.4.8坍塌 (1)封闭事故现场,禁止一切人员、车辆进入。 (2)如果是基坑周边出现坍塌,封闭现场后应立即土方回填,尽快恢复交通,必要时请求交通警察大队协助。 (3)撤出周边受影响人员和设施设备,会同有关专家采取有效措施。 (4)任何情况下如果有人员受伤救人第一的原则。 5.4.9应急演练 (1)学习应急文件,熟悉应急流程。 (2)基坑开挖前演练人员的快速组织和快速反应。 5.5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 5.5.1防隧洞涌水、涌沙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组长职责: (1)处于事故险情期间,掌握现场变化情况,提出相应措施,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2)负责协调、落实应急救援设备物质; (3)组织救援抢救,防止事故损失扩大。 副组长职责: (1)接受组长指令,组织进行抢救; (2)先组织抢救人员,其次抢救设备、物资; (3)协助组长做好各项抢救措施的落实。 (4)安排人员收集有关事故动态情况,并向组长汇报。 (5)指挥现场人员和危及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 组员职责: (1)听从指挥安排,做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全力做好灾情抢救工作,组织全员参与灾情抢救工作。 (3)保护受灾人员和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4)保护盾构机设备安全。 (5)维护救援现场秩序。 (6)协助组长和有关部门作好灾情损失情况的调查。 (7)协助做好善后处理及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工作。 5.5.2隧洞涌水、涌沙事故危害辩识 造成隧洞内涌水的位置,可能有:管片接缝处、注浆孔、盾构机尾部、人闸、螺旋机。管片接缝、注浆孔、盾构机尾部即使漏水,水量不会太大,涌水的可能性小,正常抽水系统可以完成排水。人闸在掘进期间为密闭状态,漏水的可能性较小。而螺旋机在掘进状态时,出料口闸门正常处于开启状态,并且是与转子开挖面贯通。如果开挖仓里水土失衡,形成流体,在异常压力下,很可能从螺旋机造成涌水事故,有可能把闸门破坏或无法关闭,涌水量迅速增大,将会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而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害盾构机安全。 5.5.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机手 中控室 应急机构 上级部门 社会救援 (1)盾构机操作手,实施关闸后仍然涌喷时,立即拨打地面控制中心电话报告; (2)中控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时,立即报告总指挥和应急机构人员,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另一隧洞人员做好应急准备,电话上报相关部门和单位; (3)如果涌水量不断增大,无法通过应急排水系统消除,指挥全部洞内人员从洞内撤出到安全地段; (4)如须社会救援,拨打电话110。外部急救及上级主管部门联系电话: (5)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电话号码见总体预案。 5.5.4应急设备清单 序号 应急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状态 报废或更换时间 1 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 30个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2 发电机 1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3 联系电话(内部) 10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4 ADSL互联网 10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5 对讲机 20部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6 运输车辆 2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7 急救药箱 2个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8 铲车 2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9 水泵 5台 正常、可用 工程结束 5.5.5防止隧洞内涌水、涌沙事故措施 预防措施 (1)盾构机开挖之前,弄清路段地下水分布情况及地面河流分布情况。 (2)盾构机操作手要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掘进过程中,进行洞内及地面的全程监控,主要监控涌水及地表状况。 (4)加强洞内外的通信联络,当在监控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马上通知洞内的操作手停止作业。 (5)配置备用排水设备及停电时的备用电源。 (6)定期对应急设备检查维护。原则上每月一次。 实施、进度与计划 实施:(针对预防措施) (1)保证正常排水设施和应急排水系统的完好,同时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 (2)项技术部及工程部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对现场操作人员的交底。 (3)项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培训,由质安部审核。 (4)项由测量及质检部共同完成。 (5)项由物资部负责购买通讯设备,工程部负责洞内外的联系。 (6)项由机电部负责,保证停电时紧急独立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7)项由安全部负责监督检查。 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机手 中控室 应急机构 应急救援 上级部门 社会救援 机手:负责做好紧急停机关闭螺旋机闸口的程序,可使用蓄能器关闸。 (1)赶赴现场:应急接施工现场人员的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到现场,如果增加应急独立排水系统仍未见效,并疏散洞内作业人员,同时通知另外一条隧洞的作业人员做好撤离准备。 (2)急救:如出现人员受伤,则立即用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如受伤人员多,应寻求望京医院派车救护,通知人由办公室刘华负责。同时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堵漏,及时排出涌水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3)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应派人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对事故地点进行摄像,等待有关部门到现场分析事故原因。 (4)通知有关部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通知项目部领导,由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上报到地铁总公司、市质量安全监督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5)事故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5.6防讯应急预案 5.6.1防汛抢险应急组织机构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嘉琳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 5.6.2防汛抢险应急小组职责 (1)负责项目施工防汛抢险工作,负责制定防汛安全责任制; (2)负责施工人员防汛抢险、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培训教育工作; (3)落实防汛抢险队伍; (4)落实避险措施; (5)组织指挥项目施工有关单位实施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管,确保人员、施工安全度汛。 5.6.3防汛责任 (1) 组长:全面负责本工程区域内的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所有防汛物资投入的资金保障。 (2)副组长:负责抢险应急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险情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对自然灾害事件进行前期预防性的宣贯和疏导。 (3)小组成员:落实有针对性的汛期防洪抢险方案,对抢险应急物资、机械设备进行储备管理,指挥参加汛期抢险和救护伤员工作。 (4)安质部:牵头组织应急抢险,救援技能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 (5)技术部:负责制定汛期防洪抢险应急的技术方案。 (6)物资部:负责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及应急快供。 (7)商务部:负责落实应急设备、设施、器材等经费投入,负责应急事故中应急抢险资金的调配。 (8)综合管理部:负责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方信息沟通和联络,负责突发事件伤员家属接待工作。 5.6.4防汛目标 防止竖井、基坑进水,防止所有施工现场人员受到伤害,防止边坡坍塌,防止支撑架基础沉陷,防止明挖基坑因暴雨或洪水的侵害造成变形,影响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防止洪水对暗挖段造成危险影响。 5.6.5重点部位 暗挖区间竖井,管线密集的暗挖施工、盖挖基坑。 5.6.6防汛措施 (1)保证昼夜有人值班,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预报,传达汛情信息,出现突发汛情事故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并采取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做好防汛值班记录。 (2)检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及时清理排水口。明挖基坑内设积水井,如有积水用抽水机强排,保证基坑不被水浸泡,竖井通道口、基坑临边设置挡墙,防止汛期倒灌。 (3)施工现场仓库、食堂、临时住房等暂设工程在汛期前,应时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保证基础道路不塌陷,房间不漏雨,场区不积水。 (4)供电线路不直埋的一定要架空,室外配电箱、电焊机和机械设备搭设防雨棚,值班电工要经常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规定。雨季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双重保护措施(漏电保护和绝缘保护)及时检查电线绝源是否良好,接头是否包好,禁止电线浸泡水中。 (5)做好施工人员雨季防汛抢险培训教育工作,注意雨季安全施工,发现险情知道抢险、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 5.6.7抢险队伍 明挖施工区各组织不少于20人的,并配有电工、脚手架搭设、机械设备操作等专业人员参加的防汛抢险队伍,要进行抢险培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6.8汛期施工准备工作 汛期到来之前项目展开一次安全防汛自查工作。检查施工现场及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水的顺利排放。 硬化道路要从基坑向外找坡,路旁一侧设排水沟,保证不滑、不陷、不积水。清理现场的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道路两旁3m范围内不要堆放物品,需要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保证视野开阔,道路畅通。 检查塔吊基础是否牢固。 施工现场的工棚、仓库、食堂、临时住房等暂设工程各分管单位应在汛期前按照天津市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和文件规定进行全面调整检查和整修,保证基础、道路不塌陷,房间干燥、通风、防蚊蝇设施齐全并不漏雨,场区不积水。 项目经理部应做好施工人员的汛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其中应包括临时设施、临时用电、机械设备防护等项工作。 防汛物资储备 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物资快供渠道,根据施工现场防汛抢险需求,储备如下抢险物资: 序号 名称 备注 1 水泵 5.5kw 2台 2 水泵 4kw 1台 3 水泵 3.5kw 2台 4 潜水排污泵 40m3/h 4台 5 抽水软管 500m 6 柴油发电机 280kw 7 雨衣 60套 8 雨鞋 60双 9 塑料布 1000m3 10 彩条布 1500m3 11 电量测仪器 4套 12 警示带 若干 13 铁锹 若干 14 手电 若干 15 编织袋 若干 16 镐头 若干 17 干粉灭火器 30只 18 消防桶 20只 预警分级 1、蓝色汛情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蓝色预警。 (1)预报未来6小时雨量将达到20毫米以上哪个、50毫米以下。 (2)现场内出现大面积积水,水深在50-100毫米。 2、黄色汛情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1)预报未来6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预报日降雨量可达到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 (3)现场内基坑周围积水达100毫米且有上升趋势。 橙色汛情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橙色预警。 (1)预报未来3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预报日降雨量可达到100毫米以上、150毫米以下。 (3)现场内基坑周围积水达到150且有上升趋势 4、红色汛情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 (1)预报未来3小时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预报日降雨量可达到150毫米以上,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洪水灾害可能性极大。 5.6.9应急响应 出现汛期险情时,立即启动抢险预案,组织抢险队伍、疏通场内外所有排水渠道,调动抢险储备物资和设备对险情部位进行紧急措施,稳定排除险情。用砂袋对现场的挡水墙进行加高、加宽、加固,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强排,如险情对人、物构成威胁时,应首先保证人的安全,把救助人的生命时刻放在首位,确保汛期不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5.6.10应急结束 抢险结束后,全面展开灾情核定工作,做好应急和救援记录,及时清理现场污染物,制定恢复生产计划,并迅速实施。调查总结,分析险情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奖励抢险有功人员,追究处罚事故有关责任人。 5.6.11应急报告 如发生安全事故立即上报有关安全部门,上报有关部门及电话号码见总预案 汛期应急报告程序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应急预案,上报有关部 门,上报基本程序如图: 汛期应急报告程序流程图 5.6.12抢险程序 防汛抢险程序流程图 5.7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 5.7.1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 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 抢险行动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 (2)协调相关应急小组的抢险行动,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报告抢险救援情况; (3)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4)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 (5)将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 (6)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7)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5.7.2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工作流程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 5.7.3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工作流程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 5.7.4工程地质与水文 车站水文地质概况 郑州市区出露地层全部为第四系地层,自下更新统至全新统均有沉积,地层总厚度50~200m,自西南向东北由薄变厚,与下伏上第三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据区域地质资料,本项目附近工程的相关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成果,本项目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由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冲洪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构成。地层分布简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 Q4ml):本场区人工填土层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杂填土主要由市政路面、建筑垃圾、粉土、粉砂、煤渣组成;素填土主要由粉土、粉砂组成、混砖屑、煤渣。人工填土埋深1.0~11.2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除人工填土外,0~23m左右地层为主要稍密~中密的粉土、软塑~可塑状的粉质黏土、夹薄层砂土;23~35m左右地层主要为中密~密实的粉砂和细砂。 第四系上更新冲洪积层(Q3):分布于地面下35~55m左右,主要以可塑~硬塑状的粉质黏土为主。含钙质结核,局部富集或胶结成层。 区间水文地质概况 该区间所处地段属冲积平原,区间场地地势略有起伏, 车站影响范围内地层岩性主要为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粉砂、细砂。静止水位埋深1.00~2.70m,相当于标高2.20~1.02m。粉土(⑧2)透镜体、粉质粘土(⑨1)中粉土(粉砂)透镜体及粉砂(⑨2-2)层虽分布不连续,但其含水量大,透水性好,具有一定承压性,可视为第一承压含水层。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粉质粘土(⑩1)及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⑪1)透水性较差,可视为第一承压含水层隔水底板。 区间结构基底主要位于⑧1粉质粘土层及⑨1 粉质粘土层上,该层层位稳定,土质总体上较均匀。 本项目区间隧道下穿七里河,七里河在本区段已被改造,河道经硬化,与地下水基本无水力联系。 地下水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侧向径流等补给。地下水由西、西南向东及东北径流,水力坡度约0.5‰,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蒸发排泄和径流排泄等形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郑州市地下潜水流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主流由西南向东北。 (1)通泰路站 本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约30m以上粉土、粉砂、细砂层中。静止稳定水位置深为7.9~9.4m,静止稳定水位标高为85.3~85.7m。 本场区详勘阶段实测水位埋深约7.9~9.4m,水位标高85.3~85.7m,本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幅为2m,本场地历史最高位标高约88.0m,近3~5年最高水位埋深约6.1m,水位标高约88.0m,报据相关规范,结合区域工程地质经验,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按90.0m考虑。 (2)黄河东路站 本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约30m以上粉土、粉砂、细砂层中。静止稳定水位置深为7.0~9.2m,静止稳定水位标高为85.6~86.5m。 本场区详勘阶段实测水位埋深为10.0~10.7m,水位标高为82.0~82.6m,地下水水位高差约0.6m。近3~5年最高水位埋深约5.4m,标高约87.0m;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88.5m。 (3)通泰路站~黄河东路站区间 本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约30m以上粉土、粉砂、细砂层中。静止稳定水位置深为7.0~9.2m,静止稳定水位标高为85.6~86.5m。 本场区详勘阶段实测水位埋深约7.0~9.2m,水位标高85.6~86.5m,本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幅为2m,本场地历史最高位标高约88.7m,近3~5年最高水位埋深约6.4m,水位标高约88.0m,报据相关规范,结合区域工程地质经验,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按88.7m考虑。 5.7.5建(构)筑物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本项目南北两侧均为居民建筑,与车站主体结构距离最近处约30米,个别出入口与其他建筑物紧邻。 郑州市地下水较多,土方开挖阶段,基坑内降水较多,若降水过程中不注意控制降水量,降水导致周边建筑物开裂。 5.7.6预防措施 如果建(构)筑物沉降产生裂缝,施工过程应坚强对建(构)筑物沉降及裂缝检测,通过对建(构)筑物监测数据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加固超前、或背后注浆等。 建筑物裂缝监测 (1)测点埋设 用两块白铁皮,一片取150mm*150mm正方形,固定在裂缝一侧,并使其一边和裂缝边缘对其。另一片为50mm*200mm,固定在裂缝的另一测,并使其中一部分紧贴相邻的正方形白铁皮。两块铁皮固定好后,在其表面均匀的涂上红色油漆。如图 (2)监测方法 a首先了解建筑物是设计、施工、使用情况及沉降观测资料,以及工程施工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影响,记录建筑物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量,测定其走向、长度、宽度及深度,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判断建筑物裂缝发展趋势,选择主要裂缝作为观测对象。 b当裂缝继续发展,白铁皮将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白铁皮上原被覆盖没有油漆的部分,及宽度及为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子量出。 c定时观察,频率按两次观测间裂缝发展不易大于0.1——0.5mm及裂缝所处位置而定。 建筑物倾斜监测 在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才有必要进行建筑物的倾斜测量。用差异沉降法推算建筑物倾斜。 α=h/L α-推算的倾斜度 h-相对沉降差 L-量检测点水平距离 AB为变形前量检测点的相对距离,当建筑物发生倾斜时,B点将变化到B′位置,由此即可按上公式推算建筑物倾斜度α和判断倾斜方向。相对沉降差h与沉降检测结果相结合,监测点间的水平距离L用经鉴定的钢卷尺丈量两次。量具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 (4)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及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或散点图)。位移(u)——时间(t)关系曲线的时间坐标下应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工作面距离两侧断面的距离;将现场两侧数据绘制成u——t时态曲线(或散点图)和空间关系曲线。 a当位移——时间关系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置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b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地层和支护已经呈现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地层动态,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暂停开挖,采取停工加固并进行支护处理。 5.7.7抢险处理 (1)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面沉降问题,以减少施工中地面沉降变化过大。 (2)施工监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开挖中依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地层变形量,如果发现周边建筑有较大沉降或倾斜趋向,立即采取注浆加固保护措施,并在开挖中改变开挖顺序,放慢开挖速度,加强支撑措施,加大观察频率,直至建筑物变形得到控制。 (3)制定应急措施:当周边建筑物沉降或变形趋势剧烈,接近或超过控制标准时,立即采用应急措施,对人员进行疏散,掌子面停止开挖,加强监测及洞内支撑,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召集有关专家和专业单位进行研究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处理,直至沉降或变形得到纠正 5.8农民工突发群体性事件 5.8.1目的 为建立健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大规模群体事件性时间的发生,降低时间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项目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制定本预案。 5.8.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01标项目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采取应急救援处理。 5.8.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_9002-2006。 (3)郑州市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业主单位下发相关制度文件。 5.8.4工作小组和职责 总指挥:祝树红 副总指挥:;李家林、刘宝全、鲁号、焦晓杰、杨荣 抢救组:裴建华、慕习刚;警戒保卫组:陈文良;后勤保障组长:刘全;通信联络组组长:佟磊、医疗组组长:蒋欣蒸;疏散组组长:陈文良;善后工作组组长:刘全;按工程进度入场的通过培训的劳务应急抢险突击队,固定在编抢险人员20人,以电工、焊工、起重司机、架子工、驾驶员、安全员等持证人员为主。 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险行动方案,并不断加以改进; (2)协调相关应急小组的抢险行动,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报告抢险救援情况; (3)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4)警戒周边区域,防止其他人员介入; (5) 5.8.5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图 如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立即上报项目部值班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预案,上报有关部门,上报基本程序见下图 5.8.6本预案群体事件的范围 (1)5人以上聚众冲击、围堵项目有关办公部门及其他重要部门; (2)影响和会稳定的非法聚会、游行、示威及其他非法宗教组织活动;影响项目正常办公或正常生产,影响项目员工稳定的非法聚会; (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斗殴及打、砸、抢、烧事件; (4)施工现场因工资、生活待遇等权益问题引发的农民工集体投诉事件; (5)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周边社会关系事件; (6)恶性群体上访事件; (7)项目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纠纷由于外部力量介入,对项目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 (8)项目部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其他突发事件; 5.8.7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措施 (1)当事故发生时,各小组按各自的职责迅速的展开先期的处理工作; (2)判断形势、决定处理措施,了解引发事件的原因和现场事态,提出工作方案; (3)总指挥牵头,面对面的做群众工作,及时疏导化解引矛盾和冲突,尽快平息事态。 (4)对群众提出的诉求,符合法律和法规以及项目部相关规定和协议的当场表明解决态度;无法当场表明态度解决的咨询有关职能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实因为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了相关人员利益的,据实向相关人员讲明情况,必要时公开承认错误;对相关人员提出的不符合诉求的,应耐心的有理有据的说清事实,讲清道理。 (5)劝导上访人员迅速离开聚集地,到指定接待场所反映问题。必要时,可请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到现场做劝返接回工作。如难以劝离,可将上访人员带至指定的分流处置场所,进行分流。 (6)及时了解掌握接待处理工作中的相关信息,并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情况。情况紧急或当时不能了解清楚的,先报简要情况,再报后续情况和处置结果。 (7)对在群体性上访事件中出现围堵、冲击办公场所、拦截车辆、破坏公共财产、危害人身安全、殴打谩骂接待人员等过激行为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劝阻、批评和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应配合公安机关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 5.9防车辆事故应急预案 5.9.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车辆伤害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9.2防车辆伤害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5.9.3防车辆伤害事故的技术措施 (1)机动车辆若在停车场内发生自燃事故,第一目击者应迅速利用停车场常备灭火器灭火,并立即通知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拨打119报警电话;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参与灭火、疏散车辆,并安排专人引导消防车辆。 (2)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起火,驾驶员应立即靠右侧停车,并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车上人员迅速离开车辆,请求过往车辆和群众的帮助,报告机动车辆带有贵重物品或货物时,随车人员应负责警戒,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抢救随车物资;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参与灭火,保护好现场重要物资,必要时进行安全转移。 (3)若发生机动车辆纵火事件,纵火者仍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和随车人员应首先制止其纵火行为,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失火车辆如随车灭火自救,并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拨打110和119报警电话;在灭火的同时,参与灭火人员需注意保护现场,以便公安机关取证;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参与灭火,保护现场重要物资,必要时进行安全转移。 (4)若发生机动车碰撞人员事件,第一目击者和随车人员应首先观看伤者情况,并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视情况拨打120或999急救先后,并向保险公司报案;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注意保护现场,以便公安机关取证,及时将伤员安全转移。 (5)机动车辆起火或发生碰撞事故后,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通知保险公司,核实损失。 (6)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与保险部门协调相关事宜,将事故发生、处理的全过程书面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5.9.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车辆伤害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车辆伤害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6)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应指派专人警戒。 应急内容 ⑴ 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时,驾驶员应立即将车停靠到道路右侧安全地带,在道路来车方向距故障车50至100米(高速公路不低于150米)处摆放故障车警示牌,亮起示宽灯。 ⑵ 妥善安置故障车后,驾驶员应初步判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⑶ 驾驶员难以自行排除,应维护现场秩序,确保车辆、人员、随车物品的安全,同时报告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等待支援。 ⑷ 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及时赶赴车辆故障现场,帮助排除车辆故障;现场无法排除时,应请求修理厂或交警帮助,将故障车送修理厂进行维修。 ⑸ 送货车辆发生和紧急任务车辆发生故障,机动车辆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出备用车辆赶赴现场进行替换。 5.9.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9.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9.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重大车辆伤害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9.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9.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9.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0预防煤气工作应急预案 5.10.1编制目的: 为全面做好煤气中毒事件的预防工作,快速处置因煤气中毒引起的突发事件及相应的对煤气中毒人员急救工作,特制定预防煤气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5.10.2防煤气中毒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药箱、担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0.3对煤气中毒人员应急处理措施 风险源处理措施 (1)组长:领导组织、协调、督查事故求援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煤气中毒危险源识别并排除煤气中毒危险源工作并注意在排除危险时对自身煤气中毒的防范; (2)现场抢救组成员:在组长领导下在日常施工生产及生活中煤气中毒危险源排查并排除煤气中毒危险源,在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后承担将中毒者搬移远离煤气源及煤气浓度较大地点并承担对中毒者现场第一急救工作,并注意在排除危险时对自身煤气中毒的防范; (3)煤气源切断组:在组长领导下在日常施工生产及生活中煤气中毒危险源排查并排除煤气中毒危险源,在煤气中毒事件发生后承担快速寻找煤气来源并在发现煤气源后迅速切断煤气源以防止中毒范围继续扩大,并注意在排除危险时对自身煤气中毒的防范 人员急救措施 1)对一氧化碳中毒者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首先应立即将中毒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让病人血液中的一氧化碳释出。同时注意保温,有条件的可以立即给患者吸氧。 2)对已昏迷的中毒者,可立即针刺或用手指压其人中(鼻唇沟中线的上1/3与中下2/3交界点)、涌泉(位于足底、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十宣(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1厘米)等穴,以促其苏醒。有条件者应迅速送医院行高压氧治疗。 3)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则应行心脏按压。抢救时要注意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清除其口、鼻的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止窒息;同时摘下假牙一防患者吞下。 4)轻度中毒者,应在空气清新处休息2-3小时,并给予热糖茶水或其他热饮料 5.10.4应急通讯联系 详见附表 5.10.5应急响应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煤气中毒事故发生以后,现场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5.10.6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0.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0.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0.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0.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1防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1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11.2防瓦斯爆炸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方木、铁锹、撬棍、千斤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1.3防瓦斯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处理爆炸事故的一般措施 1、首先对遇险、遇难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并送到定点医院。 2、爆炸引起火灾而灾区内有遇难人员时,必须采取直接灭火法灭火。 3、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全部撤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反风措施。 4、确认没有二次爆炸危险时,可对灾区进行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处理爆炸事故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能进入灾区进行侦察。 2、抢救队进入灾区后,必须随时检查瓦斯和其它气体浓度,掌握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连续爆炸。待采取措施后,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方可进行工作。 3、救护队进入灾区前,应切断灾区电源。 4、不应轻易改变通风系统,以防引起风流变化,发生意外事故。 5、在有明火存在时,要严格控制风速。 6、注意坍方冒顶,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护。 处理灾害事故防止爆炸的技术措施 1、选择能反映灾区瓦斯变化的关键地点对爆炸性混合气体进行监测。 2、通风措施: (1)火灾在工作面附近,应保持正常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如果已经停风,切不可再送风,可设法切断自然供风,造成缺氧条件使火灾自行熄灭。 (2)因火灾中断工作面的通风,使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得不到排除,因此必须撤出人员。 (3)因瓦斯喷出、突出造成瓦斯燃烧时,如果喷出和突出数量较小,而且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以下,应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供风量,以防止瓦斯浓度上升,发生爆炸。如果瓦斯喷出和突出的数量很大,且为高浓度瓦斯时,应停止供风或隔断风流,对火区进行封闭。 5.11.4应急响应 响应流程 (1)如果有瓦斯爆炸事故发生,首先旁观者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相关人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到现场救护. (2)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经理担当总指挥,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各小组负责人根据职责要求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如有重伤人员由土建工长负责送外救护,电工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门卫值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 (3)各专业工长等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对现场清理,抬运物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伤程度,如有轻伤人员可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5.11.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1.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1.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1.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1.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1.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2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5.12.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5.12.2防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方木、铁锹、撬棍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2.3防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的技术措施 (1)进人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迸人,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根据事故发展情况,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火灾爆炸次生灾害后,同时启动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装、空气呼吸器。根据有毒物监测情况,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尤其是硫化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现场报警仪发出声光报警,大量泄漏,人员应紧急疏散,根据风向,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后清点人数。 (4)当泄漏物因压力高、温度高而形成蒸气云,立即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易燃物,可以在现场喷射大量的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有毒物料向大气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5)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6)严防水体污染,危险化学品小量泄漏:采用吸油棉等材料进行吸收。大量泄漏:立即用消防泡沫液覆盖。尤其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时,必要时启动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构筑围墙,封堵清净下水井,严控污染进一步扩大。 (7)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隔膜泵将泄漏物插大容器或槽车;当泄漏量小时,可用吸泊棉、沙子等吸附材料吸收。 (8)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人污水系统处理。 (9)如发生危险化学品中毒时,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急救,并拨打电话120,直至医务救援人员赶到,视实际情况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5.12.4应急响应 响应流程 (1)现场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立即逐级报告,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并运用各种应急设施和器具,防止事故扩大。 (2)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应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泄露程度等,并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启动应急计划。 (3)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救援中心发出救援请求等。 (4)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5)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组织事故区域内和周边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6)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7)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A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B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C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D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 E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F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G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H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I气象信息; J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K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L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M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5.12.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2.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2.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2.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2.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2.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3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5.13.1编制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时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长,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为避免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财产和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13.2物体打击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3.3物体打击事故的技术措施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所有出入口、通道口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和安全通道。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 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5.13.4物体打击事故预防 强化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工人安全操作技能 正确使用“三宝” 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 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 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加强安全检查,严禁向下抛掷 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严禁抛物 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有交底,有检查,严禁大面积撬落。 5.13.5应急响应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物体打击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5.13.6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5.13.7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3.8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3.9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冒顶片帮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3.10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3.11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3.12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4防淹溺事故应急预案 5.14.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淹溺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14.2防淹溺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5.14.3防淹溺事故的技术措施 (1)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立即清除口腔、鼻孔中堵塞的异物,以使保持呼吸通畅。 (2)检查溺水者已无呼吸和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呼吸和脉搏恢复后,急救者可抱住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置于肩部,并快步行走。也可使溺水者俯卧,并使其头部下垂,腹部垫高,用手击背部,驱使呼吸道和胃内水分倒流。注意不能因“倒水”而耽误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3)复苏成功后,将溺水者放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脱去病人身上的湿衣服,干的衣物盖身借以保暖。给溺水者以其他急症救助,并随时注意其呕吐,防止发生窒息。 (4)监测病人的脉搏,每1~2分钟一次,并劝慰溺水者以消除其疑虑。鉴于溺水者存在肺部感染的危险,应确保溺水者得到必要的药物治疗。经溺水或经气管吸进水而营救过来的溺水者,需住院观察治疗。 (5)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并及时转移住院。 5.14.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淹溺事故发生以后,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救援,禁止不会游泳人员参与,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淹溺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6)淹溺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应指派专人加强监管,防止出现二次淹溺情况。 应急内容 (1)发现有人溺水时,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当溺水者在近岸或附近淹溺,且尚有挣扎时,救护者当迅速将棍、竹竿、木制品、救生圈等能够漂浮的器材抛入水中,采用拖、拉的方法帮助溺水者上岸或上船。若是受过水中救护训练,并有一定能力者,可进入水中接近溺水者进行救助。 (2)在进行溺水者施救的同时,以通讯手段向项目部报告或向地方相关部门求救,以便及时得到人力、物力的援助。 5.14.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4.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4.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重大淹溺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4.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4.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淹溺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4.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5防灼烫应急预案 5.15.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灼烫伤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15.2防灼烫伤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急救箱、绷带、烫伤膏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5.3防灼烫伤事故的技术措施 (1)施工前做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保证热力工具的安全可靠,防止施工时灼烫伤事故的发生。 (2)施工过程中,对热源要保持一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并采取自身保护措施。 (3)现场焊接、气割作业时,应采取隔离或保护措施,防止操作过程对自身或他人造成灼烫伤伤害。 (4)发生火灾时,应先采取自救措施,然后在去施救他人。 5.15.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灼烫伤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灼烫伤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6)灼烫伤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应指派专人加强监管,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应急内容 (1)事故发生后,现场员工除按程序上报外,要积极进行现场急救。 (2)为保证救护车顺利到达事故现场,现场负责人要派专人在路口接车。 (3)事故发生后,现场员工要保护好现场并协助事故调查分析。 (4)单位领导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依据“先救人,后灭火”的原则,组织义务消防队或现场人员实施初起火灾扑救或疏散人员、物资。 (5)在工作区域内发现有人烧伤,现场人员要立即实施救援,扑灭或脱掉燃烧衣物,护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同时报告直接领导。 (6)伤势严重,现场人员可直接拨打急救电话120,迅速准确说明出事地点及伤者情况,并向生产调度报告。 (7)如果发生火灾事故,按相应事故预案处理。 (8)做好原始记录,保护好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的制定。 5.15.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5.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6.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重大灼烫伤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7.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7.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灼烫伤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7.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6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5.16.1编制目的 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周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够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时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16.2防高处坠落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6.3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技术措施 1)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特定危险施工的同时,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2)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3)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4)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 5)不得攀爬脚手架。 6)进行悬空作业是,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7)建筑物临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目)的安全网。 8)边长大于250mm的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泥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板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0mm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挂安全平网。 9)各种架子搭设好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台风暴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10)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5.16.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其他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5.16.5应急处理措施 一般措施 1) 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 2) 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5m ,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 1.2m ,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 1m ,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 4m ,水平距离不得超过 6m, 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 8 号铝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 20cm ,不得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为 1.2m 严禁用竹笆做脚手板。 3) 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 20m 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得超过 7 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 45°-60° ,高度在 20 米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 20m 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 井字架的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行中不得乘人。 5)1.5X1.5m 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 5X1.5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口必须高度不低于 1.2m 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门严密,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防护,阳台栏杆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6) 无外脚手架或采用采用单排脚手架高 4m 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搭固定 3m 宽的水平安全网 ( ;高层建筑 6m 宽双层网 ) :网底距下方物体不得小于 3m( 高层不得小于 5m) 高层建筑每隔四层固定一道 6m 宽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缝隙不大于 10cm ,并且外边沿高于内边沿,支搭水平安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7) 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 2m ,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8)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人员急救措施 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 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5.16.6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6.7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6.8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6.9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6.10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6.11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7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5.17.1编制目的 施工现场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坍塌、火灾、地震等事故,可能对现场区域外部人群安全构成威胁,如果组织不当,很容易因为拥挤踩踏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减少和财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定此专项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预案。 5.17.2人员疏散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办公区、生活区的消防疏散标志、应急照明器材、防毒面具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7.3人员疏散的技术措施 紧急疏散的判断标准 紧急疏散是在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特别是对施工生活区而言,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应急组长或值班领导做出,在启动预案的同时,迅速报警或向有关部门汇报。 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广播和哨声两种:在电源和广播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广播信号,在电源或广播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组长或值班领导通知广播室负责人或通讯组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时段划分及责任人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每天分为三个时段,早班时段、午休和夜班活动时段。早班时段时段的责任人为各工长,午休时段的责任人为班组长,夜班活动时段的责任人为各宿舍管理员及值班各工长。 5.17.4疏散通道划分 上班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上班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办公室为主划分。办公楼内人员沿办公区楼道安全出口方向顺楼道沿楼梯有秩序的下楼,注意不能在楼梯上拥挤,靠楼梯右边下楼,以免造成践踏事故,生活区人员上班基本无人。 午休和夜班活动时段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午休和夜班活动时段紧急疏散通道以工人所在位置划分。沿生活区楼道安全出口方向顺楼道沿楼梯有秩序的下楼,注意不能在楼梯上拥挤,靠楼梯右边下楼,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夜班活动时段疏散通道划分 夜班活动时段紧急疏散以各宿舍所在位置划分。所有人员沿办公区及生活区楼道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应急照明灯可持续60分钟。 5.17.5疏散程序 办公室、宿舍内的疏散。所有人员听到疏散的命令,立即组织开始疏散。疏散时按次序撤离。责任人在门口附近,防止人员在门口拥堵踩踏。当人员全部撤离后,疏散责任人方可离开。 楼梯内的疏散。各宿舍、办公室内的人员疏散到楼道、楼梯内的时候,因特别集中,尤其是在楼梯上,非常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这时,各楼道负责人必须在楼道楼梯内维持秩序。注意通行次序,后到让先到。注意保护防止摔倒。如有人员摔倒,应马上扶起,防止踩踏。 疏散时的自我保护。手扶栏杆、墙,防止摔倒;如有浓烟,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湿布掩住口鼻;绝对禁止从楼上跳下。 疏散的人员到施工现场集合,清点人数。人数不全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救。 伤员的救治。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以后,立即开始救治伤员。伤势较重的,立即派人送往就近的医院;伤势较轻的,先简单进行包扎、救治,然后送往医院。 疏散要求 一旦发生险情,项目所有人员不要惊慌,要服从总指挥统一号令指挥,冷静有序疏散指定位置,防止疏散过程中挤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 各班组长负责紧急情况时疏散的组织工作,积极协助应急小组,配合组织疏散。 疏散过程中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的精神。 各班组要认真组织动员,指导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如何按照项目的应急疏散安排,进行有序疏散。 撤离信号发出后,所有责任人迅速到位,坚守岗位,组织疏散,做好疏导,待所有人员全部离开责任楼层,方可迅速撤离。 保卫干事、值班人员负责将全部疏散出口打开,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各部位责任人如有外出等情况必须请假或安排其他人,顶替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如因个人原因影响疏散的,要根据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17.6应急响应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应急响应分级 响应流程 (1)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17.7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有效。 事故疏散指示标志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生活区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疏散的方向。 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启。 一般场所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项目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疏散处置程序 (1)口头引导疏散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2)广播引导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3)强行疏导、疏散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4)制止脱险者重反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被困人员的疏散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 疏散人员,应注意事项 (1)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后员工、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2)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4)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逃生疏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事故现场。 (5)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6)疏导人员应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手套等)。 5.17.8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7.9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7.10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7.11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7.12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8预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5.18.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18.2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主副食质量把关,绝对不用劣等菜肉,熟食变味必需扔掉,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物中毒波及面广,影响大,伤害大,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食堂管理人员防患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个人卫生素质,防止病从口入。 (3)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张贴宣传画报,使全体员工尤其外部劳务工每位都能知道防止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食物中毒的认识。做到早宣传、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5.18.3防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技术措施 (1)加强食堂食物管理,从源头上防控食物中毒。食堂购买食品蔬菜时要到正规超市里摊位采购,并禁止购买腐烂变质的食品蔬菜;食品容器及用具必须生熟分开,碗筷炊具及时消毒;做好防蚊蝇措施落实等工作。 (2)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勤打扫,勤通风,勤消毒,勤洗手。 (3)当发现多数就餐人员出现呕吐、恶心、腹泻、乏力、肚子绞痛或高烧时,应判断为食物中毒,迅速拨打120请求救援,并做好配合工作,打开大门迎接引导救护车的到场。 (4)检测食堂食物,找出中毒根源,清除有毒食品。 (5)对其他无症状人员进行检查或住院观察,防止发生意外。 5.18.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6)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应指派专人对食堂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二次食物中毒窒息情况。 应急内容 集体呕吐头晕窒息 (1)停止作业。 (2)立即撤出作业区域。 (3)通知医疗小组,进行检查及急救。 (4)分析原因,制定进一步对策。 集体呕吐腹泻 (1)停止作业。 (2)通知医疗小组,进行检查及急救。 (3)必要时送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5.18.5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8.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8.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重大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8.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8.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食物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8.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19 消防应急预案 5.19.1编制目的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生命安全,保证施工现场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给项目、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根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项目实际,决定编制本应急预案。 5.19.2方针和原则 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应急救援的原则是“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灾害蔓延优先、保护环境和财产优先”。 5.19.3防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消防带、消防铁锹、消防斧、消防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19.4防火灾事故事故的技术措施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组织相关人员编制火灾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2)所有作业人员应接受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5.19.5应急策划 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办公、宿舍人员聚集区、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料场、动火作业、电气消防等两大区域和两项作业。 人员聚集区域包括:集体宿舍,临时办公用房,职工食堂等; 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料场包括:氧气和乙炔等易燃易爆物仓库,木工加工区,模板施工作业面,易燃防水等; 动火作业包括:各种焊接作业、气割作业、金属材料钻切作业、厨房伙食加工等; 电气消防包括:配电箱、供电线路负荷控制、生活区的电器、施工送断电作业; 周边可能殃及的材料设施。 法律法规要求 集体宿舍、临时办公用房、职工食堂等人员聚集区域宜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其结构和装饰材料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体;通廊式宿舍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严禁在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内设置宿舍。 易燃易爆物库房和临时堆场应禁止明火作业、严禁吸烟等,库房应采用防火电器;并配备禁火标志和灭火设施。 动火作业应建立审批制度、采取隔离、配备灭火设施。 电气消防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设计方案规定,做好用电负荷控制。生活区重点控制电路、电热棒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配电线路要设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送断电要严格遵守操作顺序。 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配备消防设施、开展消防知识和灭火及逃生常识宣传教育、公布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平立面布置图、消防疏散平面示意图、落实定期消防检查和电路巡查。 重点部位应配备消防栓、水泵、消防水管。 5.19.6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火灾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19.7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不同类型,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当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者应迅速向保卫值班人员或相关领导报告并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火情和燃烧物及准确地点,并等候消防车,指引行车路线到火灾现场。 当发生电器火灾时,配电室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义消队员根据燃烧物的特性,分别使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当火势较大时,迅速调集其它部位大型手推式灭火器,从不同角度对着火点,夹击,将火灾扑灭。 发生火灾时,配电室值班人员迅速切断电源,由甄二坡负责,刘继斌组织义消防队员和人员进行扑救,使用干粉灭火器或高压水枪射击,高压水枪可同时使用室内消防栓和室外消防桩内外夹击,使用室外高压水枪射击前应先将窗户玻璃击碎,从窗户将水射入,对准着火点射击。未着火的办公室切忌开启窗户和门避免火源窜致其它办公室 ,水枪在射击着火点时同时对着火点的上下楼层及左右实施降温,降低燃点避免火势蔓延,直到扑灭火源。 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按程序及时启动消防应急系统,由----负责,及各车间负责人配合组织义消队和内保分队实施灭火,根据燃烧物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灭火措施。采用阻隔、移位法,明火则采用消防枪喷射,燃烧局部用灭火器,大面积则采用消防水枪喷射。在能够控制的情况下采用灭火器,在灭火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消防系统科学有效地灭火。 现场警戒:负责划定现场的警戒区并由内保分队组织警戒、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负责疏散事故区域内的无关人员,营救火灾被困人员。 5.19.8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19.9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19.10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消防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19.11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19.12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19.13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20防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5.20.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及设备防起重吊装事故的组织措施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起重机械伤害及设备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预防起重吊装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5.20.2防起重吊装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方木、铁锹、撬棍、千斤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20.3防起重吊装事故的预防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操作规程。 (2)作业人员正确穿戴或使用合格的个人劳保用品。 (3)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 (4)起重机械及辅助重要工具,应标明最大负载量,避免出现超载情况。 (5)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限位器、控制器、连锁开关等)必须要灵敏、可靠、齐全。 (6)起重机械的紧急开关、信号装置应工作正常。 (7)起重机械外露部分应加防护罩,防止绞伤。 (8)钢丝绳、吊钩应符合安全技术规定。 (9)所有起重机械应经常检查,按期及时进行保养,保持起重机械良好的工作状态。 5.20.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起重吊装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起重吊装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5.20.5急救措施 严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 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是根据现场条件及时的、正确的采取暂时性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1.止血 (1)压迫止血法:先太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绑扎止血。 (2)指压动脉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腔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打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当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和创伤之间点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损伤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录止血带的具体时间,正确在上止血带后2小时内将伤员转移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可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已经停止,可不再进行止血包扎;若伤口继续出血,需要重新进行止血包扎。但是应注意过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止血,会导致肢体坏死。 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伤口感染,又可以减少出血帮忙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的正确的搬运至医院进行救治。不正确的搬运,可能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疼痛,甚至威胁生命。 1.在肢体受伤后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变化,就提示有骨折情况存在、应在止血包扎固定后进行搬运,防止骨折断端因搬运震动而移位,加重疼痛,对肢体造成损害。 2.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以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冰袋或带冰帽,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3.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怀疑有脊椎受伤的可能,要使伤员平卧在硬平板上进行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双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创伤救护的注意事项 1.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如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时所受暴力的大小,现场场地情况。凡属高处坠落致伤时还要介绍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申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 2.高处坠落的伤员,在己确诊有颅骨骨折时,即使当时神志清楚,但若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应劝其留住医院严密观察。因为,从以往事故看,有相当一部分伤者往往忽视这些症状,有的伤者自我感觉较好,但不久就因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 3.胸部受损的伤员,实际损伤常较胸部表面所显示的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完全表里分离。例如伤员胸部皮肤完好无伤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还伴有外伤性气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误诊,影响救治。在下胸部受伤时,要想到腹腔内脏受击伤引起内出血的可能。例如左侧常可招致脾脏破裂出血,右侧又可能招致肝脏破裂出血,后背力量致伤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出血。 4.人体创伤时,尤其在严重创伤时,常常是多种性质外伤复合存在。例如软组织外伤出血时,可伴有神经、肌健或骨的损伤。肋骨骨折同时可伴有内脏损伤以致休克等,应提醒医院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诊断。反之,往往会造成误诊而错失抢救时机,断送伤员生命,造成终生内疚和遗憾。如有的伤员因年轻力壮,耐受性强,即使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时,也较安静或低声呻吟,并且能正确回答问题,甚至在血压己降到零时,还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断送生命。 5.引起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创伤后的剧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软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吸收而中毒。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10公分左右,及时止血、包扎、固定伤肢以减少创伤疼痛,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5.20.6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20.7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件 5.20.8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起重吊装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20.9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20.10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20.11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21防设备倾覆事故应急预案 5.2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倾覆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倾覆事故应急预案。 5.22.2防倾覆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方木、铁锹、撬棍、千斤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22.3防倾覆事故的技术措施 (1)为防止事故发生,垂直吊运设备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有关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3)脚手架搭设必须先编好搭设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审批后遵照执行。 (4)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支搭脚手架严格按方案施工,做好脚手架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5)所有架体平台,搭设前必须有施工方案,架设好后,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签字后,投入使用。 (6)施工作业时应随时观察设备或架体是否有倾覆倾向,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待校正后方能继续进行施工作业。 5.22.4应急响应 响应流程 (1)如果有大型设备倾覆事故发生,首先旁观者在现场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相关人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到现场救护。 (2)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经理担当总指挥,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各小组负责人根据职责要求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如有重伤人员由土建工长负责送外救护,电工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门卫值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 (3)各专业工长等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对现场清理,抬运物品,及时抢救被砸人员或被压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伤程度。有轻伤人员时可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4)如有脚手架倾覆事故发生,按小组预先分工,各负其责。架子工长应组织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关脚手架,班组人员应协助清理有关材料,保证现场道路畅通,方便救护车辆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降到最低。 5.22.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22.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22.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倾覆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22.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22.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22.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22防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5.22.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窒息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5.22.2应急响应 在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负责调查事故。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认真观查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受伤人员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转移搬运伤员、处理急救外伤等。 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应立即用快速方法报告给项目负责人和安监部门。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首先应立即与救护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现场有关情况,然后协助救护人员进行抢救。 5.22.3人身轻伤事件应急预案实施 轻微伤:a、停止伤者的工作;b、实施简易处置;c、伤势为创口时,迅速将伤者送工地医疗点医疗; d、需要一定处置才能走行时,电话通知工地医生赶赴现场;e、伤情难以确定时,由工地医生或根据伤者意见决定是否转市级医院治疗;f、班组向伤者单位安全负责人进行简要汇报;轻伤:a、立即停止伤者的工作;b、实施简易处置;c、伤势为创口时,迅速将伤者送工地医疗点医疗;d、需要一定处置才能走行时,电话通知工地医生赶赴现场;e、出现非重伤任一条件的骨折及器官、四肢伤害或伤情难以确定时,由工地医生决定或根据伤者意见转市级医院救治;f、车辆值班调度接到报警电话后,应在1分钟之内安排驾驶员紧急出车,驾驶员接到调度命令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救护车开至事发现场。在确保安全、不盲目快速的原则下,车速可不受厂内限速规定限制。人身重伤事件应急预案实施处置、汇报程序a、救助伤者;b、停止他人及伤者工作,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他人进入;c、电话要求医生赶赴事发地点实施紧急救治;d、由医生作出伤势诊断或根据伤者意见作出送市级医院决定;e、迅速向本单位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汇报,要求事故现场拍照和事故调查;危急事件的预防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对 事件的防范,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高空作业的平台或架子应检查牢固可靠,架板坚固且稳固可靠。 6.4.3高空作业人员应经医疗部门体检合格,身体不适应于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登高作业。 触电事故应急响应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在没有搬移、不急于处理外伤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高处触电紧急救护: 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如伤员停止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秒继续吹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域数次促使心脏复跳。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时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呼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如两次吹气后测试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紧闭防止漏气。 5.22.4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分级 等级 死亡 重伤 直接经济损失 牵头处置单位 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 一级: 特别重大事故 ﹥30人 100人以上(包括急性中毒) ﹥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市委、市府主要领导 二级: 重大事故 10-30人 500-1000人 5000万元-1亿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20-30人:市府领导 10-20人:市府分管领导 三级: 较大事故 3-10人 10-50人 1000-5000万元 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 6-10人:市府分管秘书长、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3-5人:建委、交通委主要领导 四级:一般事故(4小时内上报) A级 1-2人 3-10人 500-1000万元 项目管理部 死人或重大环境破坏、社会影响事故:建委、交通委分管领导;其他环境破坏、伤人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指挥部领导。项目管理部主要领导 B级 1-2人 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分管领导、 项目部管理公司主要领导、施工单位分管领导 C级 监理单位 安全经理、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响应流程 (1)人身伤亡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人身伤亡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6)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防止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 5.22.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22.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22.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22.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22.9危急事件的应对及预案的启动与结束 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同时将情况告安监部门。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同时将情况告安监部门。 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安监部门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应急行动也宣告结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属正常工作范围。 5.22.10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22.11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5.23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23.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止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根据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法规和规范,结合本标段的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5.23.2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进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方木、铁锹、撬棍、千斤顶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5.23.3压力容器可能出现的事故 压力容器 (1)超压引起爆炸: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效;误操作;反应容器物料添加量、压力、温度异常;周边环境温度骤升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超压爆炸。 泄漏引起爆炸:当介质属易燃易爆介质时,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可能引起泄漏周边爆炸进而引起容器爆炸。 (2)泄漏引起中毒: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有毒介质将引起人员中毒,爆炸事故当介质为有毒介质时更将引起严重人员中毒。 泄漏引起人员烫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高温介质将引起人员烧伤、烫伤。 (3)泄漏引起人员冻伤:由于法兰、阀门等密封面及本体发生泄漏时,或容器爆炸时,深冷液体将引起人员冻伤。 周边建筑 (1)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碎片可能伤人; (2)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其发生的冲击波可能伤人; (3)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可能引起厂房及周边建筑的倒塌而伤人 (4)由于压力容器的爆炸泄漏引起火灾。 5.23.4应急响应 响应流程 (1)如果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首先旁观者在现场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相关人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到现场救护. (2)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项目经理担当总指挥,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各小组负责人根据职责要求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如有重伤人员由土建工长负责送外救护,电工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门卫值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 (3)各专业工长等人员协助生产负责人对现场清理,抬运物品,及时抢救被砸人员或被压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伤程度,如有轻伤人员可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5.23.5事故报告原则 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5.23.6紧急通讯联络 详见附表 5.23.7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5.23.8事故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3)原因的初步分析。 (4)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5.23.9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5.23.10演练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六、附件 附表一:应急工作通讯录 相关单位联络方式 单位或部门 联系电话 地址 备注 火警电话 119 东丽区、河北区 急 救 120 东丽区、河北区 报警电话 110 东丽区、河北区 郑州市安监局 03716-7710000 郑州市建设安全监督站 0371-67886517 气象 121 气象信息 查号台 114 电话号码查询 急救中心 120 抢救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0371-65578863 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伤员救护 郑州市供电局 95598 东丽区金钟路高架桥北侧 报修 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商鼎路营业厅 (0371)67680000 河北区黄纬路60号 报修 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六大队 (0371)69623161 交通协调 张书伟 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01标项目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 姓 名 职务 职 责 联系电话 李家林 指挥 负责全方位总指挥 18682228666 刘宝全 副指挥 负责防汛抢险工作的组织,调度及现场指挥工作 15010942336 焦晓杰 副指挥 负责技术组、通讯组 18637929325 杨荣 副指挥 救护组、物资组、后勤组 18610321227 佟磊 副指挥 负责电力组、交通组 15736776108 陈文良 副指挥 负责安全组 18331957007 裴建华 抢险队 负责施工现场抢险工作 15736776135 慕习刚 抢险队 负责施工现场抢险工作 15736776108 王政 物资组 保证物资供应及时到位 13260555547 蒋欣蒸 交通组 疏导社会交通车辆 15131511713 刘志 电力组 保证抢险期间电力供应 15736776110 何文超 技术组 提供现场资料、提出具体抢险方案 13603025521 刘志 后勤组 负责指挥调度、保证沟通及时 15736776110 陈文良 安全组 确保工程安全、抢险人员安全、及对外接待协调 18331957007 董红姑 救护组 负责伤员抢救、救护 18332982991 王秀梅 后勤组 保证后勤供应 18336364826 附表二: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序号 设备(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存放地点 备注 1 灭火器 MFZ/abc5 40套 两站应急物资仓库、办公区、生活区 2 消防斧 10个 全线 3 消防钩 10个 全线 4 消防水带 65×25 20条 全线 5 枪头 10个 全线 6 砂 100M³ 全线 料仓 7 编织袋 1000个 全线 应急物资仓库 8 挖掘机 1台 全线 1 急救车辆 1辆 项目部 自备 2 担架 2套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3 急救箱 1套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4 警示背心 20件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5 对讲机 4部 现场应急库 自备 6 扩音器 2台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7 警示带 20卷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8 警示灯 10个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9 警示锥桶 30个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10 液压千斤顶 50t 2个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1 机械千斤顶 50t 2个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2 手拉葫芦 3t、5t、10t 各2个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3 水泵 3kw、5kw、7.5kw,扬程30m、50m 各两台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4 手电筒 20个 现场应急库房 自备 15 自吸过滤防毒面罩 10个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6 铁锹 20把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7 风镐 3套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8 雨衣 20套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19 雨鞋 20双 现场应急库房 盾构 20 智能气体检测仪 多气体检测 1个 台车 盾构 21 聚氨酯 20L/桶 10桶 台车 盾构 22 2cm厚钢板 2x6m 4块 施工现场 盾构 23 方木 10x10cm 5m3 施工现场 盾构 24 水泥 袋装PO42.5 5t 注浆料库 盾构 25 砂子 中细砂 10m3 注浆料库 盾构 26 水玻璃 波美度38-40 5t 注浆料库 盾构 27 电焊机 BX-500 2台 施工现场 盾构 28 聚氨酯注浆机 0-60MPa/2.8L/min 1台 台车 盾构 29 手持电钻 钻孔直径10mm 1台 台车 盾构 30 双液注浆泵 6m³/h 2台 台车、地面各一套 盾构 31 搅拌罐 1m³ 2台 台车、地面各一套 盾构 32 引孔钻机 XY-1B 1台 随时进场 盾构 33 自卸吊车 12t 1台 随时进场 盾构 34 自卸汽车 20m³ 5辆 随时进场 盾构 35 发电机 250kw 1台 随时进场 盾构 36 空压机 3m³ 2台 随时进场 盾构 37 装载机 ZL40 1台 随时进场 盾构 38 吊车 25t、50t、100t 各1台 随时进场 协议租赁 附表三:突发事故响应流程 附件四: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01标项目施工风险源清单表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源等级 类别 位置 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 拟采取的措施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重点测量监控内容 1 通泰路站车站主体基坑 Ⅱ 工艺类 基坑 坍塌、人员伤亡 1、围护结构采用刚度较大的钻孔围护桩; 2、分层开挖,及时支撑,严禁超挖,钢支撑应有防脱措施; 3、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在坑内、坑外设计水位观测孔,及时掌握水位变化情况; 4、保证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做好内涝防洪、止水帷幕失效及基坑漏水等应急预案; 5、储备砂袋、钢支撑、刚才、水泥等物品。 待定 待定 基坑内外降水情况以及桩位移等 2 黄河东路站车站主体基坑 Ⅱ 工艺类 基坑 模板倒塌、人员伤亡 1、在端头井处架设换撑; 2、分层开挖、及时支撑、严禁超挖; 3、加强监测,信息化施工; 4、房屋沉降控制值不应大于10mm。 待定 待定 模板支架沉降及稳定性。 3 矿山法联络通道兼泵房 Ⅰ 工艺类 联络通道 坍塌、撑子面不稳定 1、采用冻结法加固处理。 2、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加强监控量测,保证安全。 待定 待定 地表沉降 4 盾构始发和到达 Ⅱ 工艺类 吊装井 漏水、漏泥 对工作井端头一定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加固措施采用双管旋喷桩和三轴搅拌桩加固措施。保证加固体质量指标。 待定 待定 隧道上方地面沉降 5 盾构一般区段 Ⅱ 工艺类 盾构区间 地表沉降、盾尾漏浆 1、选取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在具备气体保护下更换维修盾尾密封系统; 2、必要时采用海绵条封堵; 3、及时注入优质油脂进一步密封。 4、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及时同步注浆和加强二次注浆,加强监测。 待定 待定 地表沉降 6 通泰路站Φ2600污水管 Ⅰ 环境类 1、2号出入口基坑底以下 管线破坏 原位保护,在污水管量测打设钻孔桩,上方设置混凝土盖板;加强监测。 待定 待定 7 周边建、构物沉降 Ⅱ 环境类 基坑周边 建构物沉降 车站内降水过大导致周边建构物沉降过大、开裂等 待定 待定 8 盾构下穿七里河(环境Ⅱ级) Ⅱ 环境类 位于YDK22+645~YDK22+775段 河底土体扰动,地表河流水渗入地下,对盾构施工及隧道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1、控制好盾构掘进参数和姿态; 2、及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 3、加强监测工作; 4、下穿范围内盾构管片增设注浆孔; 5、建立完善的监控测量体系,并做好应急预案。 待定 待定 河床沉降 9 污水管(七里河以西) Ⅱ 环境类 线沿商都路路右敷设,至七里河前沿河流左岸敷设 隧道涌水涌砂 1、控制好盾构掘进参数和姿态; 2、及时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 3、加强监测工作; 4、必要时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进行保护 待定 待定 隧道洇渗
网友评论
more
综合最新内容
02-19
防城港市粉尘涉爆生产…
02-19
防城港市金属冶炼生产…
01-08
全套新版公司生产安全…
08-26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
08-17
长安街道安全生产应急…
08-16
新右旗民政局安全事故…
06-26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
01-28
防风防汛应急预案
综合热点内容
7982
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处…
7343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5717
防雷安全应急预案
4063
高处坠落危害专项应…
3902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报…
3763
反恐应急预案
3751
商场综合应急预案
3597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
相关内容
冬季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食品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节后复工新型冠状病毒…
节日期间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办公场所消防管理专项应急…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