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知识>>正文

单位应如何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1月07日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为了在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通过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还能发现和整改一般消防安全检查不易发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系数。

预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单位基本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等。

制定预案应遵循以下基本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搜集整理与灭火和应急疏散相关的信息资料→具体编制预案→实地演练→进一步修订→制定发布→定期演练和修订。

一、制定预案的依据

1.法规、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地方消防法规、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

2.客观依据。单位的基本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3.主观依据。员工的文化程度、消防安全素质和防火灭火技能。

二、预案制定、演练和实施的职责

单位应当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在预案制定、演练和实施等工作环节上的职责。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牵头成立预案编制小组,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审查和修订。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员工学习掌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以确保具有充足的应急反应能力。

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具体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值班领导、义务消防队员应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基本内容和应急程序,并能够熟练运用。

所有员工都有执行本预案中明确的相关职责的义务。单位的每一名员工都应当熟悉预案中的相关内容,清楚在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履行的职责,知道自身在单位整体应急预案体系中所处的环节、应采取的行动及应发挥的作用。

三、需要掌握的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应当包括: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义务消防队人员及装备配备情况。

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通过明确重点部位并分析其火灾危险,指导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四、设置应急组织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组织机构是为完成救援任务、实现事故应急救援目标而设置的,它是使各种职能得到落实的工具,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归口管理、统一指挥、讲究效率、责权对等和灵活机动的原则。笔者认为,单位应设置以下机构:

1.应急指挥部

确定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

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单位,应急指挥部的位置应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

2.义务消防队(灭火行动组)

确定队长、副队长及队员。

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

义务消防队可进一步细分为灭火器灭火小组、水枪灭火小组、防火卷帘控制小组、物资疏散小组、抢险堵漏小组等。

3.疏散引导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

公众聚集场所单位应把引导疏散作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的重点,加强疏散引导组的力量配备。

4.安全防护救护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5.火灾现场警戒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火灾现场警戒组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6.后勤保障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7.机动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机动组职责:受指挥部的指挥,负责增援行动。

总之,单位应当根据单位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行业特点、规模大小、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设置应急机构,明确人员和职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材装备。

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

假定各重点部位发生火灾,针对预想火情,按照火灾处置程序,逐一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应急预案的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具体到每一位参加行动的人员。

1.火情预想

火情预想即对单位可能发生火灾作出的有根据、符合实际的设想,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如下:

(1) 重点部位,主要起火点。同一重点部位,可假设多个起火点。

(2)起火物品及蔓延条件,燃烧面积(范围)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结构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以及火情发展变化趋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4)区分白天和夜间、营业期间和非营业期间。

火情预想,要在调查研究、科学计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火灾特点,参考类似案例,使之切合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防止主观臆断。火情预想还要通盘考虑,各种情况要互相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火灾处置一般程序是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的形式要件。

(1)报警:以快捷方便为原则,确定发现火灾后的报警方式。如口头报警、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等,报警的对象为“119”火警台(“三台合一”的地区为“110”指挥中心)、单位值班领导、消控中心等。

(2)接警:值班领导、消控中心接警后,立即通知指挥部、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

(3)处置:指挥部、各行动小组和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六、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

计划图有助于指挥部在救援过程中对各小组的指挥和对事故的控制,应当力求详细准确、直观明了。

总平面图:标明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以及与邻近单位的关系等。

各层平面图: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灭火器材配置。

消防设施图:标明各类消防设施。

灭火进攻图:标明义务消防队人员部署情况,进攻和撤退的路线,扑救假定火情可利用的消防设施、器材。

疏散路线图:以防火分区为基本单位,标明疏散引导组人员(现场工作人员)部署情况、搜索区域分片情况和各部位人员疏散路线。

七、预案的检验

预案编制后必须经过实地演练的检验方可确定。基本的检验标准是能否实现制定预案的要达到的目的,即统一指挥,紧张有序,措施到位,效果良好。

公众聚集场所单位检验预案要纳入安全疏散时间的概念。安全疏散时间即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一般而言,暴露在火灾环境下的人员必须在90秒内疏散到安全区域;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时间可按5~7分钟考虑;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可按6分钟考虑,其中剧院、电影院和礼堂、体育馆出观众厅的控制疏散时间按3~4分钟考虑;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可按2~4分钟考虑,其中三级耐火等级的剧院、电影院和礼堂建筑出观众厅的控制疏散时间按1.5分钟考虑。

如演练的安全疏散时间过长,则要从疏散引导投入的人力、疏散路线的合理性等方面来修订预案,并进一步考虑人员密度、楼梯的形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