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知识>>正文

演练须谨记三“多”三“少”

作者:杜放光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8月11日

  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其效果无可厚非。目的是通过实际参与和体验来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协调能力和科学应对能力,降低事故损失,防止事态扩大。可我们身边确实也有一些单位因图省事,走过场等缘由,使演练效果不尽如人意。综合分析差异利弊,笔者以为,应急演练要达到预期目标,还须谨记三“多”三“少”。

  少些“坐而论道”,多些“身体力行”。在一些单位,各类预案制订时费了不少心血,名目不能说少,但“光说不练”的成分居多:有的单位把演练当做“练笔场”,各类应急预案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成为“摆设”;有的单位简单地请专业人士讲一讲了事,把演练当成“课堂”……如此一来,因缺失了培训和具体操作,演练变得有名无实,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员工就会惊慌失措,贻误时机。因此,防范事故还需根据发生事故时的处置措施进行实际演练,通过积累实践经验以确保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员工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实施应急。

  少些“照本宣科”,多些“即兴发挥”。眼下,还有相当多的单位将应急预案设置为“有台词”的剧本,重“演”轻“练”。一方面参演者死记硬背,从头到尾原样复制,丝毫不动脑筋,不加任何思索;另一方面观摩者如同看客,不参与其中,亦对没有任何悬念的演练提不起兴趣。其结果是活动结束,一切如过眼云烟。鉴于此,演练当突出“即兴”理念,比如,不通篇预设台词,主持者可就相关项目临时发问,参演者即时回答;不固定流程,让演练者主动思考,灵活操作;不固定参演人员,可临时换人调岗,确保全员有责……如此,以多变性凸显各环节存在的漏洞,让全体人员都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促使大家在演练前认真准备,演练中全神贯注,效果自然“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少些“墨守成规”,多些“与时俱进”。 灾害是无常的,事故是千变万化的。但现实中却有不少企业在进行应急演练时,或习惯于下级单位套用上级单位的预案,或今年沿袭往年的方案,定时定点定内容成为司空见惯,且预案一旦制订便长期不改。很显然,这种现象与日新月异发展的生产设备所需的应急防范和发生事故快速处置降低损害格格不入。要改善这一情形,应急预案要适时更新,且在每次演练结束小结一下,提出问题,及时修订,只有经过反复演练论证,预案才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拿之能用,用之能行,在事故真正发生时切实发挥作用。

  总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具有不可预知性,什么时候发生,危害有多大,人们一无所知,只有真正重视起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使其贴近生产实际,做到“真”、“实”、“新”并重,我们才能在事故和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不至于惊慌失措,沉着应对。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