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知识>>正文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06日

    生产部门(或调度长)负责人: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系和对外联系。
    机电(设备)部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卫生部门(包括防疫站站长、医院院长)负责人: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伤亡、中毒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后勤(总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抢修和抢救伤亡、中毒人员的有关必需品的供应工作。
    供销部门负责人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环保部门负责人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有毒物质扩散区域内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二、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各种保障
    1.通信保障:包括有线、无线、警报、协同通讯的组成、任务和有关信号规定,保证完好畅通、联络无误。
    2.运输保障:包括救援车辆编号、数量,明确任务要求。
    3.抢险物资保障包括抢险抢救装备物资的种类、数量、编号等要求。
    4.治安保障包括治安人员的任务分工,重点警戒目标区的划分,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三、预测事故扩散影响范围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1.根据危险品性质评估危险性
    根据危险源所涉及的危险品的性质、生产工艺过程、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估计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如事故涉及化学品,则要估计其毒性、挥发性、扩展性、氧化速度、可释放量及预测其浓度等。
    2.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对每一个已确定的危险目标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价。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引起的后果,可能对周围设备、生产工艺、环境带来的危害及其范围。预测可导致事故扩大的发生途径,按可能扩大范围的危险性大小排序,确定应急救援抢险目标,控制事故的发展。
    四、应急救援预案配套制度的完善和专业队伍的训练
    1.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险救护的工作,必须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全企业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还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班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织召开一次指挥小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
    指挥小组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救援训练演习。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