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知识>>正文

由一起危险品车辆侧翻事故引发关于应急救援的思考

作者:卢金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09日

 事故背景:某地高速入口处,一危险品车辆侧翻,储罐变形,危险品轻微泄露。接报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封路、疏散群众、展开初步调查、讨论处置方案。因不了解危险品特性,有关部门立即联系专家至现场指导,并制订控制措施。因附近地域无大型吊车,从300公里外某地紧急调动吊车奔赴案发地。至案发9个小时后,侧翻储罐被安全转运,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

  这是一起得到成功处置的事故,其中的应急指挥、救援及时到位、及时展开,处置果断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也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这是一起“侥幸”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试想,如果事故发生在人员较多场所(比如农村聚住区),或者危险品大量泄露,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分析这起事故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建设,形成指挥得当、反应快速、方法科学的救援体系。

  一是必须运用专业力量,形成专业作战格局,克服救援知识不足的问题。救援知识不足是造成决策迟缓、指挥混乱的主要原因,而相关专家未编入应急救援方案则是应急救援的重大缺陷。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事故的初步救援没有专家参与,如果发生救援的方法、手段和方向性失误,或者发生危险品大量泄露的问题,将极大增加后续救援的难度。而专家的专业知识则可以极大提高指挥、处置的有效性。因此,要将现有专家力量编入应急救援预案,做到现场指挥领导未到专家先到,现场信息先传专家后传领导,处置决策专家优先。探索建立全国应急救援信息网,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搜索等功能实时查询危险品事故处置信息,为现场救援提供依据。要加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和救援力量必须熟悉一般的应急处置常识,避免在应急指挥过程中产生内耗和耽搁时间。

  二是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探索综合保障途径,克服救援装备缺乏的问题。上面这起事故,之所以用了9个小时才得到妥善处置,缺乏救援装备是关键原因。一方面,作为高速公路,是危险品运输事故的高发领域,理应有相应的救援装备。即使其他车辆事故,对大型吊运设备也有需求。因此,从监管层面要求高速高路配备大型救援装备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行政区划和地域分布,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构建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网,通过与高速救援力量的结合,形成任一地方发生事故,能在100公里范围内(按2小时到位的设想)调动应急装备。

  三是必须立足高效指挥,整合现有救援力量,克服各自为战合力不强的问题。在指挥上,要切实转变作风,克服“领导大于指挥、汇报重于救援”的弊病,要特别赋予现场指挥员最高的现场调配权,统合调动救援力量。如某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有关领导盲目调动邻近县市力量支援,而城市水压只够部分消防枪使用,其他消防力量不仅未发挥作用,反而造成交通拥堵,引发大面积群众恐慌;而另一边,现场指挥被各级要求汇报情况纠缠,无法集中精力指挥救援。在救援力量使用上,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有序救援。如本文开始举的事故中,多级消防、公安、安监、环保力量倾巢出动,而此类事故现场一旦被控制,则无需大量救援人员,在缺乏应有的调配机制的情况下,反而造成多余的救援力量滞留,引起现场的混乱,并且为扩大事故的次生灾害埋下隐患。因此,应急救援预案要根据事故性质不同,运用不同的救援力量并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要建立现场力量调配机制,及时疏导不合理情况。

  四是必须加大教育力度,普及救援常识学习,克服盲目行动不知所措的问题。发生事故后,很多领导、部门和群众往往不知所措或者盲目行动。同样是上面这起事故,赴现场的许多领导和部门不知事故初起时应当做什么工作,特别是周围的群众严重缺乏应有的自救意识和常识,很多群众甚至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事态发展。2005年3月,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露事故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肇事司机逃逸、对氯气事故处置缺乏必要常识,延误了事故的救援。而广大群众不了解危险品气体防护的基本常识,导致中毒人员较多,扩大了事故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群众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普及教育,在公众宣传、专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增加应急自救、互救常识,特别是火灾事故、危险品事故和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的学习宣传,不断提高普通民众的自救能力。

  五是必须注重警示,建立信息应急机制,克服等靠依赖被动救援的问题。不少突发事件,之所以损失不断扩大,根本原因就是事发地群众没有第一时间获得事故信息和救援提示,而是被动等待政府的救援。突发事故灾害初起时的处置要点就是控制事故发展,事发当时的信息发布对减少事故损失至关重要。特别对于易扩散的危险品事故,应建立由移动通信为主、网络为辅的信息发布途径,第一时间通知附近居民疏散、防护信息,并警告周边群众避免接近事发地,减少事故损失、节省救援压力、提高现场救援效能。同时,借鉴日本关于地震预警反而会造成人员更大伤亡(信息提示易引起混乱)的研究结论,突发事故的警示也特别要注意防范这样的问题。警示应简明、具体,指明事故发生具体地点、规模、危害,群众疏散路线、地点,救护方法等,切忌含糊其辞和易引起误会和恐慌的字句。事故初期的新闻发布同样也要贯彻这样的原则。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