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知识>>正文

我国应急管理的形势和对策

作者:闪淳昌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3月28日

  一、十六大以来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应急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一)继续推进“一案三制”工作
  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 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继续推进。重点是:深化预案,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加强法制。
  1.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
  (2)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3)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4)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5)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6)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风险通常系指面临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三维特征。
  风险分析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
  应当建立起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全面风险 。
  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等数据库和调用(协调)方案。
  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明确回答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 要看得懂、记得住、管用。
  抓紧抓好应急预案演练
  一要突出重点,不要求大求全
  二要注重实效,不要流于形式
  三要厉行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不要怕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
  小结:——
  制订、修订应急预案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首要任务。
  制订和修订应急预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一个查找薄弱环节的过程,一个改进工作的过程,一个拓宽视野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2.贯彻实施应急管理的六项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
  (1)首先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
  (2)广大职工和群众既是我们保护的主体,也是我们搞好公共安全工作依靠的主体;
  (3)依靠科学,依靠民主,依靠法制;
  (4)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5)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全过程,一定要坚持救人第一,并避免发生次生事故,注意救人的人的安全。
  3.健全完善应急机制
  运行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传递机制、应急决策和指挥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包括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恢复与重建机制、评估与奖惩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
  (1)建立健全应急信息传递机制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整合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全面推进“110”、“119”、“122”、“120”等多台合一,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并统一社会服务号码(北京12345)
  (2)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早解决的应急处置原则
  第一时间处置的好坏往往决定损失的大小和处置成本的高低
  不管什么等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许多突发公共事件开始的时候难以立刻判断其等级),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都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
  (3)建立健全公众沟通和动员机制
  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保障公民的:①知情权;②参与权;③表达权;④监督权。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动员和组织公众。
  (4)依靠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
  坚持安全发展,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和各类事故救援中,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救援力量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依靠社会组织,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5)要抓紧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机制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要进一步抓紧建设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
  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做好“一案三制”工作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迫切需要;成为全面贯彻我国外交路线,提高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方面;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全面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一五”规划刚要》明确提出:——
  1.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2.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保证饮食和用药安全
  4.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强化应急体系建设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06年12月)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和装备
  要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三)认真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应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的法宝;是迎接国内外突发事件新挑战的有力武器;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四)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
  普及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做好预防工作,是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
  (五)进一步加强军民合作
  人民军队总是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敢于胜利,不愧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六)小结
  不断深化应急管理规律性的认识:——
  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2,必须坚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
  3,必须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
  4,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
  5,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6,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7,必须坚持军民合作、协同应对。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
  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价值观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危机和风险
  安全管理重在过程和细节,安全取决于每一个领导、职工和个人
  安全是一个复杂、开放、巨大的系统工程,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忧患意识
  责任意识
  大局意识
  创新意识
  科学意识
  全球意识
  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的政绩观
  科学的人才观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