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了特种设备事故故障应急预案编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应急预案的编制思路、具体内容与结构。
一、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1.法律法规要求
2003年起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同时,第74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业整顿”。
2.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
例如某铁路局在用承压锅炉400余台(包括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200余台;在用压力容器1300余台;在用厂内机动车400余辆、起重机械约1
200台、电梯100余台;压力管道近200km。从该局目前特种设备安全预案方面的工作来看,现状不容乐观。个别单位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有的单位制定了预案但操作性不强。此外是诸多现场设备未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在全局安全监察、检验人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儿年来该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记录,于是个别管理人员表现出麻痹大意。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即使当前安全生产较好的单位,也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
1.编制目的
无论何种特种设备,其应急预案共同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故障造成的损失、保护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甚至消除不良影目向。
2.适应范围
根据不同类别的设备分别编制不同的应急预案,同一预案适用于相近型号规格的一台或多台设备。如某蒸汽锅炉的应急预案适应范围可以这样表达:“本预案适应于某单位某处以及某处的蒸汽锅炉。”
3.体系职责
预案中必须明确体系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至少要包含如下内容: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组织及人员职责、联系方式和应急原则。其中,人员的职责必须细化分工并确定步骤、明确应急指挥者、明确参与者的责任与义务。联系方式包括与内部机构、外部机构的联系以及报警联络的方式、步骤等。应急原则一般包含如下几项:(1)领导负责、逐级负责、分工负责;(2)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动作正确;(3)以人为本。
4.应急响应
预案的重点部分是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必须根据设备的不同事故故障分别确定,制定应急措施时需要进行危害辨识。特种设备包含锅炉、压力容器、机电类特种设备等。不同的设备会存在不同的潜在危害,但是无论何种设备,其共同点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类;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归纳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等四类。
在设备日常维修维护的基础上,安全检查的重点要对照安监和设备部门确立的关键项,有针对性地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使预防机制有效可靠。同时,对作业条件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风险大的作业活动重点考虑。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常用评分法—LEC法。危险性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指数。
三个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见表1、表2、表3。
表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