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单选题及答案注释

  
评论: 更新日期:2007年06月27日
比较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条件可以看出来,两者都需要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因此它们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其主要区别是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化学性爆炸是在瞬间完成氧化反应。
   38.答案:D。
   焊补汽油桶发生爆炸时,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汽油蒸气,在瞬间完成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释放热量。这种由于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引起的爆炸,称化学性爆炸。
   39.答案:B。
   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只要少量空气进入容器或管道里,就容易在容器管道内形成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性混合物。如乙炔的爆炸上限为81%,而氨为28%,只要有19%的空气进入乙炔罐或管道内,就有爆炸危险,而氨的容器管道需进入72%空气才有爆炸危险,这也是移动式乙炔发生器在许多地方被禁止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因它在加料时,空气容易进入罐内,所以说,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40.答案:B。
   燃气系统在生产中保持正压,其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系统,与可燃气体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没有压力或出现负压就会吸人空气,这是燃气系统着火爆炸事故的一种危险因素。所以,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是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的重要技术措施。
   41.答案:B。
   可燃固体按着火点分成可燃固体(着火点小于300℃)和易燃固体(着火点大于300℃)。
   42.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起实施。
   43.答案:A。
   提高氧含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上限显著提高,而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如氢与空气(含氧21%)混合的爆炸极限为4%~75%,而氢与氧(一级纯氧为99.2%,二级为98.5%)混合时,爆炸极限为4%~95%。这是因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超过爆炸上限的浓度时,因氧气(氧化剂)不足,而不会发生爆炸,随着氧含量的提高,爆炸上限也随着提高,而在爆炸下限的浓度时,氧已经过剩,所以,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氧含量,对爆炸下限影响不大。
   44.答案: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大型港口应建立专职消防队。
   45.答案:B。
   燃烧和化学性爆炸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因此,防火和防爆采取通风良好的技术措施都是为了控制可燃物,只不过对防爆技术来说,通风良好的作用是将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控制在大大小于(1/5~1/4)爆炸下限,从而不会在车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6.答案:A。
   燃气系统着火时,燃烧剧烈尤其是高压燃气系统一旦着火,火势迅猛,消防器材往往无济于事。此时,立即关闭截门是属于灭火措施的隔离法,其作用是阻止系统内的可燃气体继续进入火场,从而有利于灭火。
   47.答案:B。
   闪点是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警告。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乙醚等),其闪点与着火点(即持续燃烧的温度),仅相差1~5℃。车用汽油的闪点为-39℃,而煤油为28~35℃,相比较说明,车用汽油具有低温火灾危险性。所以,可燃液体的闪点越高,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小。
   48.答案:B。
   《生产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将产生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可燃气体(二级危险品)列为生产类别的乙类生产。
   49.答案:B。
   灭火措施隔离法是使可燃物与着火源区域尽快隔离,例如在建筑物内的火场上打出一道水墙,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着火区域隔开,并尽快将可燃物撤离到安全地带,从而有利于尽快将火灾扑灭。
   50.答案:B。
   根据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当游离基通过直径小的容器管道时,容易与器壁碰撞而销毁,使链的中断速度增加,当超过链的增长速度时,燃烧则停止。由4~6层细孔铜网组成的阻火器正是利用其微小的孔径来阻止火焰在管里蔓延的,化学性爆炸是瞬间燃烧,实验表明,随着管径的减少,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变窄,直到不炸,不炸的管径称为临界直径。限制管径是防爆技术措施之一。以上说明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51.答案:B。
   可燃粉尘堆积起来或在地面积成厚厚一层,是不会发生爆炸的,只会着火。如果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发生爆炸。粉尘的粒径越小,越容易飞扬起来,并且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亦越大。
   52.答案:C。
   表面燃烧是可燃固体的一种燃烧方式,如焦炭的燃烧。煤在炼焦过程中已将其中的可燃气体析出,所以焦炭的燃烧没有出现火焰,只是呈现炽热状态,称为表面燃烧。铝、镁等金属的燃烧亦是表面燃烧。
   53.答案:C。
   可燃气体的危险等级按爆炸下限分类,爆炸下限小于10%为一级危险品,如氢气(4%)、乙炔(2.2%),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为二级危险品,如一氧化碳(12.5%)、氨(15%)等。
   54.答案:A。
   通过实践表明,降低可燃性混合的初始压力,爆炸极限范围变窄,直至不炸,不炸的压力称为外界压力。按照链式反应理论认为,降低初始压力,游离基容易扩散到器壁而销毁,使链的中断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游离基与其他物质的距离加大,使连锁反应速度减慢,降低了链的增长速度,当链的中断速度大于链的增长速度时,燃烧即停止,则不会发生爆炸,因此,减压生产是防爆技术措施之一。
   55.答案:B。
   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爆炸下限时,其浓度已很高,如铝粉的爆炸下限为409/m3,肉眼看去像“雾”或“尘云”,而爆炸上限更高,如糖粉的爆炸上限为135009/m3,已失去实用意义。所以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只用爆炸下限表示,如麻尘为16.89/m3。面粉为9.79/m3等,都是表示它们魄爆炸下限。
   56.答案:A。
   实验表明,着火源的能量强度越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如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实验结果为1OOV?A的电火花不引起爆炸,200V?A的电火花可引起爆炸,爆炸极限为5.9%~13.6%,300V?A的电火花,则爆炸极限扩大为5.58%~14.8%。
   57.答案:B。
   58.答案:C。
   60.答案:D。
   按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不同,爆炸的传播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而爆轰可达每秒数千米。
   61.答案:B。
   燃烧的定义是物质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电灯泡虽然同时放热发光,但它是物理反应,所以不属于燃烧。
   62.答案:D。
   根据火灾按照物质燃烧特征进行分类的GB 4968—1985《火灾分类》,将火灾分成 A、B、C、D四类,其中可燃气体火灾属于C类。
   63.答案:B。
   闪点是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闪点为一39℃,煤油为28~35℃,在一39℃的天寒地冻条件下,不少可燃液体已不能被点燃,而汽油仍可发生燃烧,说明汽油有低温火灾的危险性。所以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64.答案:B。
   煤的自燃点虽然比较高(320℃),但煤堆在气温高(如夏季),风力小等闷热条件下,煤块表面微孔在吸附空气中的潮气和气体过程中,由于浓缩会产生热量,使煤块温度略有升高,同时煤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也会产生热量,聚热升温可以达到自燃点而发生自燃,这种由于可燃物自身的氧化反应,物理作用产生热量引起的自然,属于自热自燃。
   65.答案:B。
   锅炉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锅炉的水与水蒸气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锅炉的爆炸及爆炸威力取决于蒸汽压力,爆炸前后其介质的性质不发生化学变化。

   66.答案:A。
   高压燃气系统泄漏发生的燃烧是可燃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混合的燃烧,但由于燃气系统压力高,燃烧强度大,火势迅猛,其有效灭火措施,是尽快关闭截门。这种燃烧称为喷流式燃烧,属于可燃气体的扩散燃烧方式。
   67.答案:D。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当有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时,就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而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68.答案:A。
   可燃性混合物随着惰性介质含量的提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其爆炸危险性越小。
   69.答案:B。
   可燃气体的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两种方式,前者表现为稳定式燃烧,后者表现为爆炸,亦称强力燃烧。
   70.答案:D。
   物质发生爆轰时,其燃烧速度达1000~7000m/s,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并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能迅速传播,可引起另一处物质的爆炸,从而产生一种“殉爆”现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