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装在工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据不无安全统计,世界每年包装用材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3%,发达国家包装工业在国内为第九或第十大产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包装工业区的了巨大发展,已经从“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状态,经历了一个快速、健康的历程。但因受技术资金管理水平等的限制,对包装材料与环境的有利融合,生化循环与再生的研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包装材料由于使用寿命短使用量大废弃后难以降解,固体废弃物量大并难以集中处理。从而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影响。据统计2005年,我国包装废弃物总量达1600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5%以上的速度增加,然而我国每年生产的包装制品有回收量还不到20%,这不仅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还让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物料白白浪费了[1]。目前,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有关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研究会议和研究资料多不胜数。在我国,由于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废弃物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建立迫在眉睫。
逆向物流就是指为了资源回收或处理废弃物,在有效及适当成本下,对原料、在制品、成品和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原始产出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执行与管制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2]。逆向物流的包装物主要是指托盘、集装箱、大器皿、包装袋和各类包装废弃物等。针对包装废弃物的你想回流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整修(主要针对可以循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受到损坏,需要运到包装物供应商处进行整修,整修后再投入使用)、回收利用(针对损坏程度很高,往往难以修复再用的包装物。如包装瓶、罐、纸类包装箱等)、循环使用(针对投入使用后可以多次使用的包装物,一般是指用塑料、钙塑、木板和铁制成的包装容器。虽然刚开始投入成本很大,但由于可以循环使用,还是降低了长期的包装成本。如托盘、集装箱、大器皿、酒瓶等)。
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造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生态效益
逆向物流最有益于人类的功能,就是对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据统计,用废铁再造成钢材,所能节约的能源比例、对空气及水污染降低的比例分别为65%、85%和75%;用废纸再造成纸,三者的比例分别为70%~75%、74%和35%[3]。
(二)经济效益
包装废弃物回收后循环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按2000年的回收水平计算:我国一年回收纸箱14万吨,可节约生产同量纸的煤8万吨、电4900万度、木浆和稻草23.8吨、烧碱1.1万吨;一年回收玻璃瓶10亿只,可节约生产同量玻璃瓶所需的煤4.9万吨、电3850万度、石英石4.9万吨、纯碱1.57万吨;回收各种铁桶4000万只,可节约钢材4.8万吨。以上几项的总价值就达数亿元。
(三)社会效益
能源问题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人们对能源的关注已转向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包装废弃物的逆向物流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发展逆向物流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进程中绿色环保的呼声,有助于其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虽然我国目前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回收利用率低
包装废弃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包装制品的材质可分为纸包装、塑料包装、玻璃包装和金属包装四大类。各类制品在废弃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或再利用,或再生成新的制品,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但我国除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较好外,其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我国2004年废纸回收率是30.4%,废纸利用率是51.7%,而韩国和德国在1999年废纸回收率分别高达73.8%和70.7%;塑料包装物除PET瓶的回收率约为50%外其他的回收率仍很低,尤其是用量巨大的塑料袋无人回收;废玻璃的回收率发达国家最高的达80%~90%,而我国2004年玻璃包装容器回收和再生利用率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