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用不同废电池管理模式的环境风险分析
虽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目前主要采用填埋进行处置,国内外对废电池浸出特性的研究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重金属的长期监测数据均表明,废一次干电池随城市垃圾混合收集并进行填埋处置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很小。但鉴于采用焚烧进行处理的比例和废电池的产生量不断增大,其必然是增加焚烧烟气和飞灰中的重金属含量。
以某一城市风险分析:该城市主要采用填埋与焚烧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垃圾,目前填埋和焚烧垃圾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4%和10%,但至2005年将分别为36%和37%。根据调查和预测2001和2005年该城市各类废电他的数据确定出电池中锰、锌、镉和镍等重金属的质量,废电池中的汞量,考虑到执行国家九部委对电池含汞量的法规的实际可能情况,假设2001年有4种可能性,即分别为0%,30%,50%和80%的电池达到低汞电池要求,其余电池保持原来含汞量不变;而到2005年,同样存在4种可能性,分别为有0%,30%,50%和80%的电池实现无汞化,其余电池均为低汞电池。由此分别计算出的2001和2005年废干电池中汞的质量。
就定量描述废电池中重金属物质对人类健康风险而言,其危害可特征化为致癌和非致癌效应。某些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镉,既会产生致癌效应,又会产生非致癌效应,而镍、汞、锌和锰等重金属只产生非致癌效应。在分析时保守性假设:所有随垃圾填埋的废电池中重金属每年有0.05%进入渗滤液,含重金属的渗滤液有1%直接进入地下水;随垃圾焚烧的废电池中的重金属进入大气的比例为:汞:36%,镐:0.5%,锌、镍:0.1%,锰:0.05%;暴露人群:受地下水影响的居民量为10万人;所有该市居民受焚烧排放重金属的影响,2001年为400万人,2005年约为415万人。
对不同废电池管理模式产生的健康风险的分析表明:
(1)管理模式1:废一次干电池和废镍镉电池均不回收,全部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由于垃圾中废电池总量的增力瞬口焚烧比例的增加,2005年时的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均超过可接受水平。
(2)管理模式2:只回收镍镉电池,而废一次干电池随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由于废镍镉电池的回收,不再产生致癌风险,非致癌性风险也大大降低。随着一次干电池无汞化程度的提高,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处置的非致癌性风险大大降低。到2005年,如果市场上销售的一次干电池中有80%为无汞电池,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处置的非致癌风险即处于可接受水平。
(3)管理模式3:通过推进一次电池无汞化控制废电他的环境风险。随着一次干电池无汞化比例的提高,即便不收集废一次干电池或只有回收少量废一次干电池,废一次电池随垃圾处理处置产生的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2005年,无汞电池只需占一次干电池的80%,所有产生的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垃圾混合收集和处理处置的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
(4)管理模式4:通过推进废一次电池的回收控制废电池的环境风险。相反,如果不限制一次干电池中的汞含量,提高废一次干电池的收集率虽然会降低非致癌风险指数,但降低幅度不大,健康风险值仍然超出人体可承受水平。如在一次干电池中无汞电池比例为20%的情况下,即便废一次干电池的收集率达到40%,混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废一次干电池在垃圾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健康风险依然处于不可按受水平。
3结论
镍镉电池的单独回收不但可消除镉引起的致癌风险,而且大大降低了小型电池的非致癌风险。因此应对废镍镉电池进行重点管理,强制废镍镉电池的回收利用,严格禁止废镍镉电池同生活垃圾的混合收集。
就控制废电池随垃圾收集处理产生的健康风险而言,提高一次干电池无汞化比例远比对废一次干电池进行收集重要得多。随着一次干电池无汞化程度的提高,废一次干电池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处置的健康风险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不限制一次干电池中的汞含量,提高废一次干电他的收集率虽然会降低健康风险,但降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