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灌南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内涵日趋丰富,然而社会生活噪声作为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公害,城市综合症也日益突出,影响着市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市民当前反映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由此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叫喊声以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城市的噪声污染比农村严重,这是因为城市人口众多,工厂和商店相对集中,车辆也较多,而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生产、建筑施工、高音喇叭、人声等。城市噪声污染,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其中对人们影响最多、最广泛、治理最困难的是社会生活噪声,已经达到城市噪声范围的47%,如娱乐场所、商店市场的音响设施和人群活动,以及家庭生活中儿童哭闹,收音机、电视机产生的声音等。这些噪声一般都低于80分贝,却令人烦躁、心神不定,造成生理障碍。社会生活噪声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而且还呈逐年增加之势。对此,笔者就灌南县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就城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灌南县城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现状。
从市民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投诉中就可以看出,灌南县城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从县城管执法局10年初成立以来,共接到公开举报、投诉、受理各类噪声污染约百余起,占各类投诉的29.5%,排在各类投诉的前列。10年末开通的“12319”热线也接到些各类噪声污染举报电话。可见市民对噪声污染的反响比较强烈。
从投诉的数值来看,只有少数属于建筑施工噪声投诉,大部分属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占噪声污染;从反映的噪声污染的特点来看,社会生活噪声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从污染源来看,市民主要反映的是酒店、KTV、舞厅、各类加工作坊等产生的噪声;从反映噪声污染时间上来看,晚间投诉多,从这些案件来看,大部分属于晚间投诉。从噪声污染存在的区域来看,娱乐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投诉较多。投诉的噪声污染源大多集中在酒店、KTV、舞厅较为集中的区域。而城市新区的投诉相对较少,这与灌南县的城市规划和市民活动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在受理的案件中,重复投诉的案件有半数。
可以说,噪声污染历来都是城市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广大市民反映和投诉的焦点问题。在城管执法局成立前,噪声污染处罚权属于环保局,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作为配合单位进行整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县城管执法局成立后,社会噪声污染的行政处罚权划归县城管执法局,根据“亲民、为民”的工作方针,县城管执法局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地调查研究,并把治理社会生活噪声作为2011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同时也曝露出了治理社会生活噪声的一些困难和不足:如缺乏有力的取证手段、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不足、处罚的保障措施不完善等。
二、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原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点: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薄弱,环保意识不强;城市功能区的布置没有得到统一有效的规划和布局;对噪声源的控制力度不够和噪声污染的防治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行政管理措施还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对噪声污染的处罚力度不够。
(一)噪声污染防治意识薄弱,环保意识不强。在对噪声污染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市民(主要是产生噪声的行为人)对噪声所产生的危害大多一知半解,很少有人能意识到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能给附近居民和自身的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对于噪声的防治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据资料记载,噪声对人体主要产生两类不良影响,一是对听觉器官的伤害。二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害。短促的、强烈的噪声,会使人感到刺耳,脱离声源后不久,就能恢复。但长期在噪声环境里工作,就会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锐性下降,会产生噪声性耳聋等等。可见,噪声对人的身体的危害性。
(二)城市功能区的布置没有得到统一有效地规划和布局。随着灌南县经济发展的加快,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必须使我城市功能区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布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方面,出现跟不上经济文化的发展,导致矛盾的出现。从目前来看,我市城区的大部分建成区存在居住、商业混合的问题。而且大部分楼房属于一楼为商业用房,其余为居住用房,也就是说,底层为酒店、音响店、小五金加工店、车库等商业用房。这样的楼层模式难免造成底层的噪声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这样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范的难度。
(三)对噪声源的控制力度不够,噪声污染的防治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的增加,灌南县城区各类酒店、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的数量剧增。加上灌南县对噪声源的控制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没能严把各类娱乐事场所的审批关,在客观上增加了产生噪声的污染源,同时也增加了噪声污染问题的数量。在各类娱乐场所中,有的是通过正当途径营业的,但也不乏没有经过审批就擅自开业的,另外,也有通过正当途径营业但存在噪声污染的。由于大部分市民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认识不足,对噪声源的防治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地应用,因此,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在灌南县城区还是较为普遍存在。控制噪声污染的防治技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降低噪声源本身的噪声,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冲撞性噪声可以分别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和无声液压等技术来降低噪声。二是控制传播途径,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术,控制噪声扩散。三是采用个人防护技术,对噪声接受者来说,可以使用防护用品,如护耳器,包括耳目塞、耳罩和头盔等。
(四)行政管理措施还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对社会生活噪声处罚力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行政管理措施还不能对社会生活噪声进行有效监管,加上对噪声污染的处罚力度较轻。包括目前,行政管理措施对噪声污染的处理也只是停留在劝阻的阶段,没有进行严厉的处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对于那些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行为人来说,这样的处理隔靴搔痒。更有甚者,个别行为人与执法队员打“游击战”,执法队员去劝告时那些业主将噪声降低,队员一离开又恢复原样,这也是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重复投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