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环境保护>> 环保知识>>正文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问题浅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9月04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纺织企业已呈现向各种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工业园区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增加、盲目选址、监管不力等因素。由工业园区开发带来的环境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1.jpg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

1.缺乏统一、合理的园区建设规划

部分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之初没有结合本地自身实际情况,盲目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在选址、产业定位、规划等方面未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造成园区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在工业园区建设之时,往往是先建设后规划,各企业先征地定点,定点就建,导致生产区、生活区、仓储区等混杂在一起,未能合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园区建设规划。

2.准入门槛低,盲目引进

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一些园区在企业引进上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部分园区忽视项目的技术含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将一些有污染、产能过剩、工艺落后的项目引进园区,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

3.环境管理能力不足

目前,由于环保工作任务的加大、环境管理对象的转变(由单一型转为分散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欠缺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束缚等原因,造成多数工业园区监督执法难度大,相应环境管理未能跟上工业园区的发展。此外,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存在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均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园区监督和管理难度。

4.环保基础设施落后

一些规模较小或刚建立的工业园区,忙于招商引资,对于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中虽有一定规划,但是建设缓慢。有的园区为吸引外来投资,在污水收集管网、集中污水处理厂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就允许企业投入生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威胁到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

2.jpg

先进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模式的启示

1.合理规划工业园区

先规划后建立。在建园伊始就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循环经济理念,把企业引导到所要发展的重点上,因此合理规划工业园区是保证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首先需要科学选址,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其次园区在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上要符合环保要求,积极推进具有循环经济性质的产业,促使工业园区的经济形成产业链。最后,对于规划环评未通过审查或未能达到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企业,应一律不予以进入。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一些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滞后,导致环境管理手段无法有效落实。因此,工业园区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园区污水收集管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集中供热系统、集中固废等。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经验,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模式,即基础设施建设不再由政府包办,而是以政府和企业之间达成一致为前提,鼓励入园企业和其他社会投资主体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坚持以企业为主、政府指导和推动的原则。引入BOT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纠纷,促进园区良性发展。

3.jpg

3.加强园区的服务与监管

提高基层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工业园区环境监管有效性、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环保部门对园区建设项目要提前介入,在进行园区监管时,可设立专业性的环境监管机构,实时实地进行监督。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各工业园区也应配有专业人员,负责环保监管、健全环保档案等工作。

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分析表明,以产业集聚为基础、促进产业一体化,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工业园区项目引进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引进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污染小、能耗低的产品。在构建上要考虑产业链的上下游衔接,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