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建筑安全论文>>正文

施工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研究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中三种时态的现在时。

  2.3  实施的目的分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施工企业生产范围内的所有危险源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是主动性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事故隐患排查是通过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是对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

  2.4  工作程序和方法分析

  2.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程序和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施工生产、管理工作有关过程的识别和选择,识别各项工作中的危险源,根据危险源的性质进行风险评价。

  一般常用的程序和方法是根据施工作业和管理工作流程,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事故树、事件树分析法,对各个工作(工艺)的详细过程来进行识别。风险评价在施工企业中常用的程序和方法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是一种半定量评价的方法。

  2.4.2  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事故隐患排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是对施工生产、管理工作有关过程,以单元为单位或按工作流程,从施工生产安全现状分析、安全性评价结果、常规和专项的安全检查、已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对施工企业是否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施工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排查。一般常用的程序和方法是对照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编制隐患排查表,开展现场安全检查。

  2.5  风险级别与事故隐患级别分析

  2.5.1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是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将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D=LEC)来评价系统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C)。根据D=L×E×C ,分别得出每项作业活动的风险值,对照相应的风险程度,可得出作业活动中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施工企业一般将D<70分的风险确定为一般作业风险,将D≥70分确定为重大作业风险。

  2.5.2  事故隐患级别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对一般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判定。

  2.6  实施效果分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是一种半定量评价的方法,优点是通过二维表格确定的分值,量化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及后果的严重程度,而且考虑了“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可以清楚地表达出人员、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客观、容易掌握。但由于涉及面广、专业强,必须采用“全员参与、专业分工、内外结合”的方面进行,尤其是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初始阶段尤为重要。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主要是排查人员、设备、管理对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的符合性,优点是判定安全事故隐患的方法简单、直观。但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中容易存在不完整性和主观性。由于事故隐患评估具有高度主观性,评价结果与假设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评估人员使用相同的资料评估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事故隐患评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判断的正确与否,尤其是假设条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