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建筑行业作为高危行业,其职业病发病的病例近年来一直排在卫生部通报的全国各行业职业病发病数的前三位,建设行业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力求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很多省份发生的较大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连续下降,但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率仍居全国各行业的前几位。
更为重要的是,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而且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施工工地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变性。而且前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普遍十分薄弱,缺乏基本的防护条件。不仅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更具挑战性,而且比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职业健康监管难度更大。由于我国经济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及安全生产总体发展技术含量不高等因素,同时参照欧美等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历史进程,卫生部权威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将会进入一个职业病频发的时期,因此,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现状分析
(一)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据统计,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内容包括综合类、安全卫生类、职业培训考核类、特种设备类、防护用品类及检测检验类,但是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只有199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涉及职业卫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发展滞后。我国加入了WTO后,已等同采用了ISO14000,并颁布了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 。但是建筑法尚未反映这一趋势。
(二)政府监管方面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已经建立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并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直接针对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监管方面的制度还比较欠缺,建筑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普遍缺乏专业的既懂建筑又懂职业卫生安全知识的技术人员,也缺乏职业卫生技术支撑机构。三是在体制上由于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原属于卫生部门,2005年1月国务院正式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划归国家安监总局,而建筑安全监管部门作为行业监管部门,相应地承担建筑行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能。职能划转已有7年,但是建筑安全监管部门目前最缺乏的还是准确掌握现有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实际分布情况的底数。
(三)企业管理方面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投人不足,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少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是不少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也没有落实工作人员。三是接触高毒物品、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施工人员没有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四是职业卫生 和培训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思考与建议
从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建筑作业的特点看,建筑业点多面广、劳动密集、流动作业多、层次多,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等产生的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很突出。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情况也使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加大。
另外建筑施工涉及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设备供应等多单位多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拓展新思路,实施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