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化工安全论文>>正文

油罐冒罐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聂栋良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12月30日

  2  冒罐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25 起冒罐事故,综合国内石化行业有关冒罐事故的案例,笔者从人的因素,机器设备的问题,油料的原因,规章制度的缺欠和工艺环境及管理的问题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分析概括导致冒罐事故的主要具体原因。

  (1)“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大意,思想不集中,思想麻痹,技术素质低,学习培训及演练不够。如换错进油罐,满罐又进油; 忘记关阀门,开(关) 错阀门或少开阀门;计量失误,量错油罐或检尺及计算错误,不按时检尺计量,错误估量;报表记录写错,交接班检查不细,又不去现场巡检,未及时掌握进液量的变化;油罐加温时不检测,不控制,不检查,加温超标引起突沸; 违章违纪,油罐进油中违纪脱岗、睡岗、串岗,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检查考核不到位,管理不善等。

  (2)“机”:报警和液位计失灵,监控仪表发生故障,未按规定对油罐仪表进行校核,设计或设备缺陷,自动化水平低,油罐汽阀不严或加热盘管破裂,引起油罐加热超温,冷凝水汽化,油罐突沸。

  (3)“料”:上游装置生产及罐区来油波动大,进罐油温过高,超过工艺指标,遇罐底有水而突沸:渣油带水或管道扫线存水进入油罐,遇高温热油而突沸:冷油罐底,进高温热渣油而突沸;调合燃料油时,调合组分油(如重污油等) 含水多,遇高温热渣油而突沸。

  (4)“法”:没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工艺指标制定不科学没有经过审批,操作规程的现场可操作性差,操作规程不合理,操作规程没有及时修订,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进油、调和、消压、吹扫、退油等方案制定不完善、不合理,没有对相关操作、作业进行风险评估等。

  (5)“环”:罐区改罐及流程切换作业频繁,罐区工艺改造频繁流程变化多,油品及含水量分析化验不准确,生产信息沟通欠缺,“五班三运转改为四班二运转”倒班运转制的改变,机构改革改制,人员的变化更新等。

  3  冒罐事故的预防

  纵观1984 —2005 年21 年间,某炼油厂罐区发生的25 起大小冒罐事故,严重的有突沸爆罐顶和跑油366. 5t ,轻微的有跑冒油几百公斤,尽管有些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性质仍是非常严重的。发生如此多的冒罐事故,教训是深刻的,应引起大家的深思和警觉。预防事故,还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事故的主要原因,结合罐区生产实际情况,具体的防范措施如下:

  (1)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教育,提高操作工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克服思想麻痹,工作马虎,粗枝大叶的作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职工明确巡检的目的,按照巡检的内容认真做好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2) 持之以恒地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及技能的学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3) 制定和不断完善冒罐事故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反冒罐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切实提高每一位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冒罐事故,应立即报警和报告,同时立即停止油罐收油作业,检查油罐区水封井、阀门是否关闭可靠,事故现场不得有任何产生火花的操作。

  (4) 制定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一切生产操作都严格按规程、制度办事,做到有章必依,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工艺卡片,严禁油罐超高运行;按时检尺、巡检,计量不主观臆测;油罐操作改流程实行“对号挂牌”,重点部位应双人去现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检尺、记录、报表实行“三级检查”,现场交接,认真复查,严细认真。

  (5) 罐区应实行现代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生产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管理人员加强抽检工作,严格考核。

  (6)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按规定对油罐仪表进行校核,保证正常好用。

  (7) 完善罐区硬件设施,如高位报警联锁设施等,不断提高检测、控制、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8) 强化对进油、调和、消压、吹扫、退油等相关操件和作业进行风险预想、风险评估,针对风险危害,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