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化工安全论文>>正文

CNG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的关键问题

作者:谭金会 何太碧 杨菡 林秀兰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15日

摘要:随着城市加气站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大力提倡的城际间加气站网络建设逐步展开,CNG汽车加气站及设备保有量与日俱增,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了加气站设备选型及安全风险评价必须遵循安全第一,性能第二,成本第三的基本原则,对其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气站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及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安全风险评价应考虑的关键系统及关键部件;安全风险评价易忽略的危险因素——主要易损件的安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气质问题、在线检测系统及报警系统、辅助电加热(保温)、降温及强制通风设备、含油率问题。明确了加气站安全风险评价应从站内扩展到站外,并对储气型式的安全风险评价提出了新的判断标准。据此为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监管、加气站业主加强安全自评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性建议。

主题词: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分析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加气站建设进入黄金时期。尤其在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中将“代用燃料汽车区域化示范运行考核与应用”列入研究课题后,燃气汽车区域化运行及大面积应用推广成为大势所趋。为缓解燃气汽车区域化运行瓶颈之一的加气站建设问题,加气站及其设备保有量的急速增加将成为必然。随着CNG汽车加气站(简称加气站”)网络的逐步形成,加气站设备役龄的增加,加气站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用层次模型[1]分解,确立了加气站各大系统的安全性缺陷项目,建立了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权衡站内因素为主、站外因素为辅,既考察指标体系要求,又兼顾生产运行数据,尚需深入探讨。笔者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对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加气站设备选型及安全风险评价基本原则

在加气站建设期,设备选型、施工规范、安全间距对加气站的潜在安全风险影响最大。加气站投入生产运行后,环境因素(如站内外交通情况、车载气瓶等)和人为因素(如管理水平、操作规程等)对加气站潜在安全风险影响最大[2]安全第一,性能第二,成本第三”,这既是设备选型原则,也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指选型和评价时必须达到相关技术安全性的要求,不能有漏项和瑕疵[1]。值得注意的是,安全第一并非无限制地追求绝对安全性,否则会浪费社会资源。“性能第二”,指在满足安全性前提下,须将设备技术性能放在重要位置:选型时不应一味追求高性能而忽视国产设备的进步,评价标准不仅要考察理论数据,更要以满足实际生产作为判别依据。“成本第三”,指在满足安全和性能要求基础上,选型时尽可能选择购置成本和设备运行费用低的设备,评价时影响经济性的指标(如水、电能耗)也必须考虑。

二、加气站安全事故表现形式及爆炸危险区域

1. 表现形式

加气站安全事故表现形式主要有爆炸、爆燃、泄漏、爆脱、环境性损伤、机件解体或飞溅、设备内腐蚀、设备外腐蚀等形式[3]。很多事故都伴随着天然气的泄漏,泄漏量达到爆炸极限时如遇明火,则造成灾害性事故。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在于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和蔓延,因此严格遵守GB 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本)所规定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标准,可极大提高加气站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标准中重点针对加气机、储气瓶()、压缩机组及相关法兰、阀件进行了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2.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调研中发现,部分2002年前建设的加气站由于建站时缺乏相关标准规范,要么是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不合理,要么安全距离过大或过小,造成安全隐患或浪费土地资源。

CNG加气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加气机壳体内部空间划为1区;以加气站中心线为中心线,半径为4.5m,高度为自地面至加气机顶部以上0.5m的圆柱形空间划为2(见图1)

 

 

室外或棚内CNG储气瓶组(储气井)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以放散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和距储气瓶组壳体(储气井)4.5m以内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划为2(见图2)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