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化工安全论文>>正文

浅析煤气安全事故诱因及预防应急措施

作者:薛洁  来源: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4月15日

摘要:针对发生炉煤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性问题,分析了易发煤气安全事故的特性和事故诱因,阐述了煤气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关键司:煤气  安全事故  诱因  预防  应急  措施
        Analyses the gas safety accident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Xue Jie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generator gas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and use are prone to the industrial safety accident problem,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safety accident prone, and accident caus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as safety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Key words:  gas  Safety  accidents  inducement  guard against  emergency  measures
        1 引言
        发生炉煤气是人工煤气的一个种类,因其经济便宜(0.4元/m?左右),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又是比较清洁的能源,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玻璃、轻工、食品、纺织等工业企业。但因其含有30%左右的CO和少量H2S而具有极强的毒性,且其爆炸极限范围较大(12.5%~75%),极易发生爆炸,是所有燃气中最危险的气源之一,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煤气着火爆炸等恶性安全事故,所以国家把煤气的生产和使用列为重要的安全监管对象。因此,探讨如何确保发生炉煤气的生产和使用安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煤气易发安全事故特性
        发生炉煤气是煤在发生炉内高温条件下,与炉底通入的气化剂(空气和蒸汽混合物)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其主要成份是CO、H2、H2S、SO2、CO2、N2、CH4等。主要有毒成分是CO和H2S,其中CO无色无味,极容易造成血液中毒,H2S有臭鸡蛋气味,容易造成神经中毒;主要易燃易爆成分有CO、H2、H2S、CH4等。因此,发生炉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有毒气体,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恶性安全事故主要是煤气中毒和煤气着火爆炸事故。
        2.1 煤气中毒事故特性
        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份CO无色无味,被人体呼吸后,极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300倍,而结合后的碳氧血红蛋白的分离速度比氧血红蛋白的分离速度慢3600倍;碳氧血红蛋白一旦形成就不易离解。因此,CO被人体呼吸后,极容易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妨碍了血液的携氧和供氧功能,吸入CO 达到一定量,血液输氧功能就会丧失,从而造成人体缺氧,出现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意识缺失、昏迷甚至死亡等现象。
        2.2 煤气着火爆炸事故特性
        爆炸是系统的一种非常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爆炸可分物理和化学爆炸,煤气爆炸属化学性爆炸。其特性是:当煤气和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程度(煤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5%~75%),遇明火或高温会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热量和产生大量气体,同时体积迅速膨胀,如果在密闭容器内,压力就会急剧上升,密闭容器就会被胀爆。如果容器有泄压口或薄弱处(防爆装置),气体就会冲破薄弱处喷射而出,即产生爆喷,因此,煤气生产和使用设备若安装防爆装置,可有效减少爆炸对设备造成损坏和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3 煤气易发安全事故的诱因及预防措施
        3.1 煤气中毒事故的诱因及预防措施
        3.1.1煤气中毒事故的诱因
        造成煤气中毒的诱因很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煤气泄漏,二是不戴防护设备进入可能有煤气的设备内工作。而造成煤气泄漏的主要原因有煤气管焊接质量差、煤气管蚀穿或断裂、法兰螺丝松动或垫片损坏、阀门的阀心密封损坏或压盖松动、丝扣连接处密封不严、水封缺水或煤气压力过大冲破水封等。
        3.1.2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煤气中毒事故诱因,总的预防中毒原则是:首先从根本上考虑杜绝和防止煤气泄漏,其次考虑减少或控制煤气泄漏,再次考虑加强通风和采用煤气防护设备,同时严禁未佩戴防护设备进入可能有煤气的设备内工作。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采用密封、密闭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各种煤气设备、设施的泄漏,包括设计、制造、安装、生产、维修等各个环节。
        (2)新建成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必须按GB6222-2005有关规定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
        (3)公司和车间安全员要经常巡查煤气设备,特别是容易泄漏煤气的设备,如各种阀门、法兰、水封和煤气管焊接点等,发现漏气及时处理,杜绝跑、冒、滴、漏。
        (4)在煤气管阀门、法兰等容易泄漏煤气的地方挂上醒目的“小心中毒”的警示标语,提醒人们进入该区域注意煤气安全。
        (5)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确保作业环境CO浓度小于24PPM;发生煤气泄漏检修,漏气不大时,要有专门的风扇吹扫,并且要站在上风方向上工作,漏气大时,需佩戴呼吸防护设备。
        (6)容易泄漏煤气的部位或岗位要有手持式的CO报警仪或安装固定式的CO报警仪,有煤气泄漏就能及时发现。
        (7)严禁在煤气管及阀门、法兰、水封等容易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打盹或睡觉。
        (8)设备检修时,应可靠隔断煤气来源(闸阀+水封或闸阀+盲板),且按规定吹扫置换煤气,同时检测设备内CO含量小于24PPM,氧含量大于19.5%,有专人监护,方可进入设备内工作,否则,必须戴防护设备才能进入设备内工作。
        (9)根据煤气管道的腐蚀情况,每1-2年应对车间内的煤气管壁厚检测一次,以防煤气管蚀穿或断裂,造成大量煤气泄漏事故。
        (10)接触和使用煤气的新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煤气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认识煤气的性质和危险性,自觉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2 煤气爆炸事故的诱因及预防措施
        3.2.1 煤气爆炸事故诱因
        根据煤气爆炸原理,煤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爆炸性混合气体、高温或火源、密闭性容器(或相对密闭空间),三者缺一都不会产生爆炸。
        实际煤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后两个条件是常存在,只要第一个条件没有形成,即煤气在空气中的混合含量达不到12.5-75%,一般都不会产生爆炸。因煤气含量小于12.5%时,遇火不燃烧,不爆炸,煤气含量大于75%时,只燃烧,不爆炸。因此造成煤气着火爆炸事故诱因主要是密闭设备(或相对密闭空间)内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虽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原因很多,但经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有二:
        一、煤气中混杂有空气,达到爆炸上限。
        (1)煤气设备或系统负压 ,从不严密处吸入空气或空气倒流回煤气管道。
        (2)煤气管道送气或转换设备时没有吹扫置换干净空气。
        (3)煤气炉生产时炉况控制不好,煤气氧含量大于1%。
        (4)热备用炉有部份火层熄灭,热备用炉转生产时,有空气从熄灭处进入炉内。
        二、空气中混杂有煤气,达到爆炸下限。
        (1)加热设备连续多次点不着火,造成点火设备内混杂有煤气。
        (2)煤气泄漏进入相对密闭的设备或空间内。
        (3)设备检修,没有吹扫干净,设备内残留有煤气。
        (4)突然停电时,处理不及时煤气倒流回炉底空气总管。
        3.2.2 煤气着火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总的预防原则是:针对煤气爆炸事故的诱因,要防止煤气爆炸事故的产生,关键是要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有煤气的设备要防止空气进入混合,有空气的设备要防止煤气进入混合。如果不慎使设备内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需要马上排除,同时要严禁火源或高温。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煤气站应有保安电源(双路电源),当工作电源停电时,保安电源能自动接上。
         (2)煤气站必须正压运行,严防负压生产,且炉底压力必须大于炉出压力,同时炉底空气总管应装止逆阀,防煤气倒流回空气管。
        (3)热备用炉(炉内处于负压)、生产炉出口压力迅速降低或系统压力波动大时,严禁打开探火孔。
        (4)发生炉煤气氧含量必须小于0.5%,才能接入管网。当氧含量大于0.5%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氧含量。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