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卸载事故防范对策
4.1 强制更换液化石油气装卸软管。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第6条“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的规定,在各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强制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金属鹤管),有效避免因橡胶软管老化引发事故。
4.2 更换法兰石棉橡胶板垫片。管线与阀门、设备之间的联结多数是由法兰组件(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来完成的,石棉橡胶板垫片回弹力较差,在高温、低温、高压等恶劣工况下容易老化,导致物料泄漏。而金属缠绕垫有较好的回弹性和耐热性,强度高。液化石油气罐和管路系统的法兰密封垫应当采用金属缠绕垫片。
4.3 严格控制槽车和储气罐装载量。
4.3.1 在实际储装量计算中,罐车的最大载重量,除不得超过力辆底架和转向架所允许折承外,应符合下两个条件并取较小值:
--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所确定的允许最大充装量W:
W=фV(式中,W为罐车的允许最大充装重量,t;ф为重量充装系数,t/m,液化石油气重量充装系数,ф取0.42;V为罐车罐体的设计容积,m3)
--罐车的最大载重量不得超过罐车载重量的85%。
4.3.2 储气罐灌装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所确定的最大允许充装量W:
W=фV(同4.3.1)(ф=φv×dt;φv为装量系数,取0.9;dt为设计温度下,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密度,t/ m3)
4.4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槽车卸载液化石油气时要严格按照《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操作。
--要杜绝一切火源,对于进站人员,禁止带入烟火、禁止将火柴、打火机及非防爆通讯设施如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器材带入。
--禁止高温、夜间或照度不好时开展卸载作业。
--采取防静电危害安全防范措施。槽车进站前排气管加装防火帽并收起接地链,防止铁链摩擦地面产生火花,槽车到位后应采取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积聚。操作和维修要采用防爆工具,以免碰撞产生火花。金属鹤管对位时要避免撞击。控制卸载流速,防止流速过快产生静电积聚引起放电火花。液化石油气卸车流速不得大于3m/s,管线阀门、法兰两端、鹤管上均应采用铜线跨接,及时导走静电,防止静电积聚。
4.5 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检验检定。液化石油气槽车和充装站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鹤管等应按期进行检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气体浓度报警仪等应定期进行检定,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4.6 防止过量充装引起爆炸。为保证液化石油气储存安全,应坚决杜绝超装现象。严格计算并控制储罐容量,防止盲目地多卸多装,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3.7 日常安全管理要求。为了能及时扑灭装卸作业过程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卸载区应配置合理数量的灭火、降温器材。各充装站应配备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以及可燃气体检测仪和防冻防静电手套。并应对储罐、管线、阀门、烃泵和鹤管等装置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风险识别教育和安全操作培训。
5 结束语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为实现液化石油气安全卸载,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必须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存在隐患,坚持按规程操作,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郭忠明.液化石油气装车栈桥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创业月刊,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