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收集和回收油蒸汽
为防止油气挥发进入空气,可以把存有同类油品的储罐顶部用管线连接起来,与集气罐连接起来,构成一套密闭的集气系统。集气罐的容积可以根据系统压力自行调节,为油罐排气、吸气起到平衡调节作用,这,降低油品蒸发损耗
3.1.5选择合适的防腐漆
油罐表面的防腐漆不仅具有防腐功能,而且可以减少阳光直射,降低罐内油温,从而减少油罐“小呼吸”损耗,其中银白色涂料效果最好
3.1.6 精密统筹
(1)从生产上合理安排油罐使用率;油罐尽量装满以减少罐内空间体积。据资料介绍。油罐液位达到90℅,蒸发损耗为0.3℅;液位在70℅时,蒸发损耗可达1℅-1.5℅。
(2)提高油品一次调和成功率,尽量减少倒罐(输转)次数,也可大大减少呼吸损耗。
(3)合理安排油罐收发作业,油罐发油后尽快安排收油。
(4)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选择适用的呼吸阀,使其在油罐设计压力运行范围内尽量满载工作。定期对机械呼吸阀清洗检查、,定期更换液压呼吸阀密封油。油罐上所有附件,如量油孔等,使用后应及时关严。
3.2 降低清罐损失的措施
实际油罐清罐作业时,罐底总有部分油品无法转出,排放下水井势必造成浪费。采用向油罐内垫水的方法,垫至泵的抽出口,用泵抽出,多次重复可极大地降低清罐损耗
3.3 降低脱水损耗的措施
加强对油罐自动切水器的维护,定期拆检、清洗。操作人员加强巡检,密切关注其工作状况,一旦发现油品随水切除,及时调节切水器,确保脱水损耗降至最低
3.4 降低跑冒滴漏损耗的措施
加强设备的检查维护,所有油罐、机泵、管道、阀门等连接部位,动静密封点都应做到严密不漏。另外,对于油罐应按照相关标准,定期对油罐底板探伤检测,掌握油罐的腐蚀情况,避免底板腐蚀穿孔造成损耗
3.5 降低事故损耗的措施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认真落实油罐液位的检查,实时跟踪油罐的动态变化,根据油罐的高度、温度等参数变化,及时发现油品的跑冒滴漏现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6 降低计量损耗的措施
所有计量器具,包括温度计、液位计,都应按照要求定期检验;化验分析数据,尤其是油品密度,必须要求精确详细;交接过程中,操作和计算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
4. 结语
总之,降低油品损耗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了解和掌握油品损耗的理论知识和规律,并根据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油品损耗一定会降低,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 刘向兵,李立国. 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23)
[2] 祁顺生. 以价值为基础的要素与企业 [J].. http://www.jiaoyu68.com/news/class/ .中国教育期刊学会.2001(02)
[3] 张振川. 现代企业风险价值管理问题探讨[J]. 会计研究. 2004(03)
[4] 汤谷良,林长泉. 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J]. 会计研究. 2003(12)
[5] 胡笑寒,万迪昉. 战略控制方法与管理控制方法的比较及发展研究[J]. 广东科技. http://www.ccclw.cn/news/class/. 2003(04)
[6] 何有缘,侯兰,任洪斌. 信息沟通中经理人应遵循的“531”策略[J]. 中国职教期刊学会. http://www.jiaoyu58.com/news/class/ .2002(04)
[7] 德国胜. 提高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途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6)
[8] 刘萍.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允价值与市场价值[J]. 中国科教期刊学会. 2002(12)
[9] 王春美,闫彩英.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 生产力研究. 2001(06)
[10] 袁改莲,芦震. 220kV小店变电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跳闸的事故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http://www.xtd-gmw.cn/news/class/. 2010(33)
[11] 周雯,邢建武. 新经济时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J]. 特区经济. 2009(01)
[12] 赵东安,杨春. 中国工业期刊学会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韩国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特区经济. 2009(01)
[13] 戴靖波. Z形接地变压器在变电站的应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http://www.yixue68.com/lunwen/class/?195.html.2008(01)
[14] 侯晓音. 地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1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 中医药期刊学会. http://www.yixue58.com/qikan/class/ .2006(06)
[16] 益瑞涵. 美国大学的品牌管理及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1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J]. 中国高教期刊学会. http://www.baokan8.com/news/class/. 2006(09)
[18] 刘志彪.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