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和现代经济的命脉,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供给已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这促使国内的生产和生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但由于世界石油价格和进口渠道的不稳定,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制裁中国政治、经济的武器,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石油安全的制约。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措施,实现中国经济的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石油安全 油价上涨 经济增长 风险防范
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而石油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更是占有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中国石油安全状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一书中认为:“所谓石油安全就是保障数量和价格上能满足社会持续发展需求的石油供应。所谓石油不安全主要体现在石油供给暂时突然中断或短缺,价格暴涨对一个公家经济的损害。其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波动的幅度以及应变能力。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能源、替代能源、预警机制等。”[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发展呈现三个特点:首先,进入90年代以来,石油供给出现净进口局面。中国在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更是与年俱增,近年,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已远远超过20%~30%的国际公认安全警戒线;其次,当前国内石油供给生产能力不容乐观,供给缺口将不断增大。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消费量增长将大大超过石油产量的增长,石油供需日益突出,2020年将达到1.9~2.0亿吨。再次,未来国内原油产量还将下降,预计2020年前,中国仍处于石油探明储量增长较快的时期,到2020年探明储量约为5~5.5亿吨,到2050年,年探明储量下降到2.4~2.6亿吨。[2]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石油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石油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 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如上所述,油价上涨是影响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油价的上涨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04年,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经济部孟春和冯世良在《国际原油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中指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3]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化工业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的消费急剧增加,再加之,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单位能耗的GDP产值过低,产业耗能过高,这也加重了对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另外,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定价机制僵化,市场反应速度慢,寻租现象严重。因此,因油价上涨导致的石油安全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 抑制消费,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下滑
石油价格的上涨不仅使大部分的民众对发展性消费望而却步,产生持币待购的心理而且也将阻止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据零点公司对1608位打算近期买车的潜在消费者的调查显示,12.3%的人有可能因为油价问题放弃购车计划;70.3%的人考虑购买较小排量的车;仅有10.7%的潜在消费者称油价上涨对自己购车没有影响。[4]而这份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由于油价的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导致大多数民众不得不选择省钱实惠的产品,从而造成了居民生活质量不同程度上的下滑。
(2) 增加我国潜在的通货膨胀危险
油价的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产业价格的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从而增大了“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危险。[5]从历史经验上看,每一次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都会使各国普遍GDP下降和物价上涨。OECD在《油价上涨对经济活动与通货膨胀影响》中指出,油价每上涨10美元,将导致OECD国家2012年GDP增长下滑0.2个百分点,通胀率上升0.2个百分点;油价每上涨25美元,将导致OECD国家2012年GDP增长下滑0.5个百分点,通胀率上升0.75个百分点。[6]而我国目前已处于较高的通胀水平,最近几个月CPI指数更是超过5%,而油价的上涨无疑将会对中国经济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