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电力安全论文>>正文

家用电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龙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0月21日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家用电器的安全隐患,根据这些安全隐患分别从产品的设计安全性、安全安装和安全使用三个方面展开了有关预防家用电器事故的探讨。家用电器的安全隐患,包括触电、火灾、有毒物质泄漏、机械伤害、射线辐射等。造成家用电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质量问题、接地保护问题及超期使用问题等。
        关键词:家用电器 安全隐患 事故预防

        家用电器与日常家庭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控制和使用它们的过程中要直接与之发生接触。令人眼花缭乱的家用电器在带给人们极大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由家用电器引起的触电或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家用电器造成的触电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因家用电器引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由于家用电器的使用对象是非常复杂的,包括老幼妇孺和许多没有受过电工知识培训的人,因此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看重。
        1 家用电器的安全隐患
        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和舒适,但是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产品的质量问题、接地问题和规范使用问题等。这些隐患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1.1 火灾
        许多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伴随有高温,如白炽灯、电炒锅、电饭锅、日用电炉、电烙铁和液体加热器具(包括电热杯、电热水瓶、电热锅、煮奶锅、电茶壶、电咖啡壶、电压力锅、开水器等)。容易引燃易燃物造成火灾。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伴随这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触电
        就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情况来说,大体有2种情况:一是人体直接接触电气设备带电部位;二是人体碰触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我国家用电器一般都采用220V、50Hz的交流电作为电源,这是一种非安全电压。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对电流的反应是:电流为8~10mA时,自身脱离触电已感到困难,并有剧痛感;20~25mA时,手迅速麻痹,不能自身脱离触电,呼吸局促;50~80mA时,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时,3s后心脏开始麻痹,继而停止跳动。
        1.3 机械伤害
        家用电器中像电视机,电风扇等,儿童也可能直接操作。因此机械稳定性不好、操作构件和易触及部件的结构处理得不合理的家用电器,极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如台架不稳、运动部件倾倒,运动部件脱落等。
        1.4 有害物质泄漏
        家用电器中所装配的元器件和原材料很复杂,有些元器件和原材料中含有毒性物质,它们在产品发生故障,爆炸或燃烧时可能挥发出来。常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及硫化氢等。
        1.5 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脑、电视、微波炉、电磁炉、音响……现代家庭到处可见家电的身影。但是大量的家用电器也带来了大量的电磁辐射。各种家电、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这些电器只要处于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到目前为止,关于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研究历时较长,多数学者带有共识性的观点认为,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过量的辐射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高剂量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所以我们周围无形的电磁波也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 家用电器安全事故的预防
        2.1 从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生产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今年IEC正式发布第五版家用电器通用安全标准。家用电器的安全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高绝缘性能
        绝缘性能愈好,则漏电电流就愈小,外壳对地电压就愈低。如果电器外壳全部采用绝缘材料制造(包括常用的旋钮等),便可避免人体与金属接触,则更利于保障人身安全。提高电器元件的绝缘性能,还可以防止因短路等故障引起的高温,有效防止火灾发生。
        (2)应用保险装置
        防止用温控器控制温度的电热器过热,可安装温度保险丝。当温升超过限度时,保险丝即会熔化而切断电源,它适用于80℃~230℃范围。此外,也可以采用双金属式温控器,将其温度调整适当,便可防止温度过高与电热器过热。
        (3)应用漏电保护装置
        应用漏电保护装置,确保家用电器的使用安全。这一点已为国内外低压配电网内的实践所证实。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用电设备的分线漏电保护器及住宅线路的总漏电保护器以实现多重保护或称分级保护。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