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电力安全论文>>正文

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实现核电可持续发展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20日

 摘 要:通过对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旨在促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并提出推动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完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建设;核电;可持续发展。

  核电建设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大量核电新项目的上马,带动了核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一个充满希望的市场展现在装备制造企业面前。大批制造企业期待着进入这个细分市场,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下行的特殊历史阶段,更具独特的吸引力。然而,核电是一个有着特殊安全要求的行业,核电发展给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对核安全保障的压力却陡然加剧。从核电设备制造业的视角,应如何保障核安全,本文试图从建立健全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视角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的审评总结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一词,正式将核安全文化概念引入核安全领域。198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确定,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核能相关领域中。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了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那就是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应有的核安全文化理念应建立在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程序至上的认识基础上,认识到核电设备的质量必须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中与设备本身状态有关的系统误差为零,认识到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是消除未来可能存在核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认识到养成按程序操作的工作习惯是核电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应包括建立核安全监督体系、工作过程体系、全过程业绩 和培训机制。核安全监督包括外部监督和内部自我监督。核安全监督需要外部监督(政府和社会监督)和内部监督,没有一个外部监督的系统,不是一个良好的安全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是外部监督的具体实现和保证,它需要良好的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完整的工作过程体系的运作表现在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执行阶段;总结和信息反馈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链,它具有这样的一个基本特征:一切按规程办事,工作的各项子过程是环环相扣、相互检查和监督的。业绩 是指管理层为有效地推动核安全文化建设和保证核安全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建立业绩 就是建立完整、有效的业绩指标跟踪体系,对业绩进行实时跟踪和趋势分析。其中,制定有效的安全性能指标和生产业绩指标是指标跟踪体系的关键点。培训工作也是核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核安全文化的智力保证。培训内容应该结合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做动态的调整,也就是需要建立静态和动态相互配套的培训机制。静态培训就是依据生产和安全的需要,设置常规培训课程;动态培训就是依据生产一线和管理需要的原则,设置培训课程。

  二、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核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差距

  在核电设备制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制造企业的检查,发现存在如下主要问题:质量手册/质保大纲及其管理程序的有关要求不一致,质量手册没有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项目管理薄弱,质量手册没有反映项目管理的内容,没有明文规定的项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接口关系,项目经理没有足够的授权,项目运作不畅;特殊工艺控制欠缺,例如射线探伤胶片和焊材贮存条件不合格,焊工不遵守焊接程序施焊,焊机、无损检测、热处理设备仪表未按要求检定等;对适用的规范标准不熟悉,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存在缺陷,例如编写格式和内容不符合要求,实施过程中填写不及时,H点未签就执行下一道工序等;不符合项控制不严格、不及时开出不符合项报告、不符合项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项的标识、隔离、跟踪不满足程序的规定等。这些问题虽然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甚至一些企业还认为是小事情,但正是从这些细节中,反映出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差距,反映出核安全意识的淡薄。

  核安全意识是核安全文化的基础。组织和个人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和端正态度的树立就是培养核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

  三、建立健全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紧迫任务

  INSAG认为,“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并且认为,安全文化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 INSAG还认为,健全的程序和良好的工作方法若仅仅被机械地执行是不够的,因此主张:安全文化要求所有对安全重要的职责必须被正确地执行,履行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应有的推理能力,丰富的知识,正确的判断和高度的责任心。因此,核安全文化的实质是建立一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培养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目前我国核电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核安全文化建设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前途,建立健全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保障核安全是核电产业链上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各个环节参与者的共同责任。为保障核电安全运行,核电设备制造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

  1、核安全文化的组织建设

  核安全文化作为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一个价值观,它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企业组织决策与管理层的影响。组织的决策与管理层对核安全的认识与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形成什么样的核安全文化。只有在企业的决策层与管理层具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在处理质量相关问题时,才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进行“保守决策”。同时,要求决策过程科学化,即依据“程序化决策”和“安全评价结果决策”,而不依据决策与管理层职位高低进行决策。在企业各级管理会议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中,核电设备的质量应始终排在首位。决策层与管理层所制定的安全政策中,必须清楚地表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立场和足够的透明度。从组织建设的层面,需要有适当的管理部门,需要有专人来负责核安全文化方面的工作,使核安全文化的宣传与贯彻常态化,并且对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能够进行的业绩评价,以便及时予以奖励或责罚。

  2 核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

  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贯彻核安全文化,体现在制度建设上,就是要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核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按照程序要求从事设计、采购、生产等活动。核质保体系涉及质保大纲、程序文件和工作文件等文件体系,在文件体系中,质保大纲作为企业贯彻核安全法规的纲领性文件是法制的体现,是非常严肃的,企业依据质保大纲的要求来规范涉及核安全的所有活动;程序文件作为下一层次的文件,明确了各项具体工作的操作规范和制度;工作文件是各项涉及核安全活动的具体实施依据。在具体执行制度时,还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