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强化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幼教专家告诉我们:凡人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养成。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人的安全情感的奠基期,是接受
的黄金期。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反复强化训练。一是交通安全意识。我们和家长常常联系,进行交通安全常规教育。把幼儿带到公路边,进行靠路的右边行走和过马路左右看的实地训练,杜绝幼儿骑自行车上路。同时,我们还选编适合幼儿特点的交通
教材。在教育教学中按照兴趣性、直观性、系统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选编了儿歌《红绿灯》、《交通安全人欢畅》、《幼儿交通拍手歌》等,故事《小球迷再也不能踢球了》,歌曲《从小学会安全走歌》,游戏《红绿灯》等作为幼儿
的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设置情况,确定了幼儿交通
的教学形式:集中一周对幼儿进行“娃娃从小懂交通”的主题教育活动。即在一周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都以交通
为主线,注意运用贴近幼儿生活的、直观形象的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带领幼儿采取谈话、看图片、说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进行表演,请交警叔叔带幼儿到马路边观看车辆运行、跟交警阿姨学交通手势、参观市交通指挥中心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粗浅的印象,增强了幼儿交通安全意识。开辟娃娃交通安全角。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受到教育。如:教师在班级中设立交通
栏,张贴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设立“娃娃从小懂交通”园地,与幼儿一起动手布置平安畅通的交通大道。二是偶发事件的防范意识。配合家长,在孩子入园时,让其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门牌号码、父母姓名、学校名称及自己的姓名等,防止幼儿走失。告诫幼儿,父母或老师不在身边时,有陌生人给好吃、好看的东西或要带自己去玩,都不能接收,一旦有人强行拉、拽,要大声呼救或者跑到人多的地方去。三是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要玩耍象刀、玻璃等尖锐的东西,不要随意触摸电器、捅插座等,多提供一些适合幼儿的玩具,吸引其兴趣,满足其好奇心。
七、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庭是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在家庭里通过父母实现的。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能力,父母负有重要的责任。但就目前农村家庭的幼教状况来看,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要么管得严,实行“铁筒战术”;要么就是任其放纵,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这种“恨铁不成钢”和“树大自然直”的观点都对培养幼儿自我防范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农活及家务,认为幼教是学校老师的职责,对家庭幼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学校幼教与家庭幼教缺乏紧密配合与沟通,形成打鼓的不问敲锣的局面,结果造成幼教效果不够理想。近几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开发智力第二”的原则,在家访中注意了解幼儿家庭中的安全设施状况和幼儿活动规律,紧密配合家长进行教育。定期将幼儿在园活动中有关安全意识方面的状况向家长通报,以求引起家长的注意。如有的孩子好奇心强,看见电器设备爱去摸摸捏捏,看见大人们使用刀具什么的,也想玩弄一番等。同时,也向家长提出幼儿在家庭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总之,对幼儿进行 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会不断增强幼儿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