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共安全管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其重
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如
城市化以及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抬头等,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如健全公共安全
、加速培养
综合性的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加大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等。
[关键词]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需求,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多发的国家之一。如何建立起防范风险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成为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成为垦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主席在会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共安全及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在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事件之后,我国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术界对公共安全管理日益重视与关注。公共安全通常与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相对应,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其影响对象往往为“不特定的多数人”,是与其生命、健康、重大私产、生产活动等相联系的公共利益。因此,广义上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它包括整个国家和每个公民一切生活方面的安全(从国防安全、环境安全到社会福利保障等),自然也包括免受犯罪侵害的安全”(郭济,2004)
公共安全管理不仅包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应对处置,更强调政府为应对突发事件所
采取的日常性的管理行为。因此,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方法与措施,其实质内涵是一组以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依据的包括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反馈评估、社会动员等环节在内的工作流程。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杨战英、薄贵利,2008)。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种传统和非传统风险因素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频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不断考验着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二、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 “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
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不够健全。
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
,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
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
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发布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