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论文>> 综合安全论文>>正文

浅谈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之现状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05日

    2、对比以科技和现代公司理论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突显出了我国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短板
    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总体较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无法为我国的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防范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另外,我国企业的准入标准过低和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让那些为数众多的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四伏的小矿、小厂、小作坊、小包工队等有机可乘。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约80%以上发生在小企业。
    3、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国家宏观调控虽然作用巨大,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等,其效果的显现需要有一个过程。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那些深层次、历史性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也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压力。
    (二)企业在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1、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意识不强
    一些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建筑施工包工队、交通运输单位和个体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现象突出、管理混乱,甚至无视监管;一些国有重点煤矿等大型企业基础薄弱,管理滑坡。
    2、粗放式的的经营模式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相博弈,加剧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粗放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企业最求利润最大化背道而驰,更与安全生产要求不相适应。为追求利益,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以及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加剧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劳动力转移加大,但培训缺失,人为促使一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个历史规律,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不可阻挡的。但谁去培训他们?一些企业忙于追求经济利益,淡化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缺少必要的安全技能培训,造成了一些人为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
    无庸质疑我国政府和企业在预防和整治企业生产安全问题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成效是巨大的。但是,当前企业生产安全工作仍将面临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超产冲动强烈、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等严峻挑战。在对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判断后,我认为就如何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预防和整治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长效机制提出以下对策。
    (一)政府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
    1、唱响“安全发展”,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指导原则统领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确立,为加强安全生产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有力地推动工作。从而充分提高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践行“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社会各界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使命感。
    2、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
    两个主体能否强化,两个负责制能否落实到位,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或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成效,在推动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上:一是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其实质在于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把事故死亡控制到最可能低的范围内。通过加强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级干部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问责,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以及拖着不办、迟迟不落实整改措施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不能姑息迁就、含糊过关,一查了之、屡查屡犯。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明了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安全防范、应急处置、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四是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制约机制。安全生产不能单纯依靠企业家的自觉自愿,必须多管齐下,要着手对企业开展安全诚信评价,建立安全诚信体系。
    3、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和现代公司管理理论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拓展了视野和空间,更促进了企业生产安全的发展。只有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才能真正解决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
    首先要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研究攻关。特别是重大事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等重大研究项目,提高重大事故灾难的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技术,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技术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其次要研发集成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研发、集成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最后要发展教育、加强培训,用现代化公司管理理论化解安全专业人才危机。在加大高中专院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探索实行小煤矿、小企业招工进入劳务市场。
        4、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抓紧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
    影响制约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科技进步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同时,探索采取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如理顺煤层气开发利用体制机制,落实减免税收等扶持政策,严格小煤矿税收征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在高危行业全面推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等。各地区也应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有益的探索。
    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
    倡导和弘扬、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是预防或减少我国意外伤亡事故和减灾防灾的根本途径。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应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形成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氛围。
    6、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和监察机构,理顺安全监管职责,县级以上都要建立健全能够履行《安全生产法》执法主体责任的安全监管部门,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执法队伍,采取有效方式落实乡镇对工矿企业安全监管职责。同时,加强学习培训,切实掌握开展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所必须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等,提高履职能力,从严治内,规范与监管监察对象的关系,维护良好的队伍形象。
    (二)企业在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实践中,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 “双赢”。
    1、以对社会负责,人民负责和历史负责的思想高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现代企业应以“责任引领未来,个体利益与社会效益共创、共赢 、共享”。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这对企业本身来说也是有利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营业收入。要抓好安全生产,应该在责、权、利相统一和权、责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和完善能够覆盖方方面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此同时,狠抓责任制的落实。
    2、运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公司管理方式,作为预防和整治安全生产事故的途径
    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生存的保证,是企业的生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历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保证,只有进一步认识和发挥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是根本解决预防和整治安全生产事故的关键所在。
    3、加强员工培训,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对企业的发展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加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技能培训,对促进企业经济增效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同时,企业应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即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机能。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了。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道上。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人类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才能最终实现社会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1]王静平.企业生产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2]王兆清.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技术水平[J].当代矿工, 2002,(12).
    [3]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 构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07.
    [4] 沈 律. 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的重新确立及其意义,(皖南医学院科学技术学研究室,芜湖,214001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