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本学期对大学生安全文化的学习,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大学生安全有关的知识,不论是将来就业后的职业中会遇到的安全隐患,还是现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上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都与大学生密切相关,在这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避免许多未知的隐患与事故。其中,有关职业病的预防与治疗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对于现当代大学生来说,了解职业病的相关知识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安全,职业病,安全意识
引言: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意识,是在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必须安全的观念。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是指大学生针对生产工作过程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上海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以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为基础,是大学生安全素养的更高层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自我安全意识、公共安全观念、职业安全素养、社会安全责任感等层面。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决定着他们的安全行为方式,影响到他们能否成功避险,是否能够正确处置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安全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小和山高教园区三所高校的57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共计发放570份调查问卷,回收542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514份,符合科学调查的基恩要求。其中,在性别上,男女生分别占47.4%、52.6%;在年级分布上,20.5%的学生是大一学生,32.4%的学生是大二学生,26.9%的学生是大三学生,20.2%的学生是大四学生;在家庭类型上,独生子女占56.2%;在政治面貌和身份上,党员和学生干部分别占7.8%和37.9%;在生源地分布上,城市生源占51.0%、城镇生源占19.0%、农村生源占30.0%。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问卷调查》作为调查工具。本问卷共有30道题目,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状况、职业安全素养、公共安全观念状况,共三个方面的内容:每道题目按照“是”、“不清楚”、“否”三个选项统计结果:受访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完成问卷;一份问卷的平均完成时间大约为15分钟。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水平
自我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于安全理论和安全知识的了解所形成的观念、意识的总称。
1、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其个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危险应对意识两个方面。其中,安全防范意识是指对不安全因素及潜在危险的预判和辨别能力。
2、危险应对意识是指大学生面对被骗、抢劫、盗窃、强奸、行凶等危险以及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时,所选择的处置观念和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如果大学生的自我安潜意识较强,那么就可以及时的避开危险、摆脱或减轻伤害;如果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较弱,那么就可能使问题恶化,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额外伤害。
调查发现,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但深度和广度还需加强。73.2%的大学生会做到“使用煤气后会进行检查”;78.4%的大学生表示“在家睡觉前会检查门窗是否关紧”;68.6%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总是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但是,56.9%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之间的关系”;42.4%的大学生没有“曾检查过家中电线有无老化现象”。
与安全防范意识状况相比,大多数大学生欠缺危险应对意识。74.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医药箱的存放位置”。但是,55.6%的大学生不清楚“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53.7%的大学生不清楚“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的消防栓或灭火器”;46.4%的大学生不清楚“天灾(如地震、海啸等)征兆与应对措施”。
(二)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水平
职业安全意识是指在职业工作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脑海里时刻要有安全的意识,以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也就是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上”,先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是使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条件。
1、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安全素养的必要手段。
2、大学生应该保持劳动纪律和制度方面的意识,包括职业劳动纪律、安全纪律、组织纪律、工艺纪律等。
3、要保持对生产过程和各个生产环节的警惕性和预防性。
4、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安全知识,做到自我预防、集体预防,将安全隐患与危险扼杀在生产前。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整体职业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84.2%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常见的职业病与其危害”;78.4的大学生不清楚“发生职业生产事故后的紧急措施”;另外更有91.2&的大学生对“是否愿意学习职业
”表示不感兴趣。
(三)大学生的公共安全观念水平
公共安全观念是指大学生对于维护多数人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的认识和觉悟。其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自觉维护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国家安全等。在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有所增加,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加强公共安全观念教育,是保证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维持教育系统稳定、国家安全的需要。
多数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公共安全观念。81%的大学生表示“坚信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富强”;7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研究发现,66.7%的大学生“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39.2%的大学生并不担心“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进度化
在我国,由于一些高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尺度和标准,而对学生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方面的
全然不顾。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大学生职业安全问题已成为让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一,建设大学生学习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劳动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缺乏相应的了解。其二,建立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培养的生活化制度。有针对性的制定《大学生职业安全操作指南》等规范条例。让大学生懂得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利益,以规范条例约束自己行为,从而减少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培养队伍的一体化
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多是以辅导员为主,专业教师参与的少,社会力量参与的更少。在教育实践形成了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只是单靠辅导员单打独斗的局面。而辅导员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常常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我国对于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师资力量和资源建设方面仅靠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承担起责任,重视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教育和培养,要加强政策干预,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全面推进相关教育工作的发展。此外,高校需要建立起一支包括辅导员、保卫部门管理人员、校医院医务人员等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
师资队伍。
四、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体职业安全意识状况较好,但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多数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公共安全观念,多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大学生应对危险意识欠缺,女生的公共安全观念认知水平较低。
当前,政府、高校、家长以及大学生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培养工作。在大学生职业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培养工作制度化、师资力量队伍一体化、教育途径多元化的教育原则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编写组.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黄迎兵.《大学
、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7(5).179-181。
3、周文斌。《高校大学生
体系构建研究》-《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6-10.
4、闫慧.《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11.37-39.